「5歲幼兒禁止學注音符號!」 7成家長:政策綁架

幼兒園禁止教注音符號,但愛兒心切的家長還是怕孩子輸在起跑點。(圖/翻攝教育網站

記者盧映慈綜合報導「從小就在趕進度!」爲了讓孩子有完整的童年,幼兒園禁止教英語國字的注音符號等學科知識,想達到孩子盡情探索的願望;但爲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有高達75.4%的家長認爲「規定不合理」,更有91.4%的人認爲可以用遊戲活動方式讓孩子學注音,顯示教育政策民衆間有極大落差。長期關心教育的黃昆輝基金會25日公佈民調,除了「公幼難進」、「環境滿意度調查」之外,其中比較特殊的是「注音符號」與「英語」的教學;在教育部的認定中,幼兒園仍屬於「學齡前」,本來就不能教授學科,但還是有許多家長不知道幼兒園不能教注音跟英語,更認爲「幼兒園不教,到國小哪裡跟得上?」

▲到底要學科教育還是人本教育,是家長們一直煩惱的問題。(圖/記者姜國輝攝)基金會表示,現在就讀幼兒園的比例偏高,早就形成教育的一環,況且很多幼兒園利用「6歲以下幼兒不能從事全日或半天英語學習」的漏洞,只教3小時的英語,遊走法律邊緣也讓教育美意變調;如果幼兒園堅持不教,社經地位好的家長也會送孩子去用「遊戲」包裝英語教學補習班收費昂貴,更造成教學階級化。家長對遊戲教學的包容度也很高,有91.4%的人支持用遊戲教注音,87.7%的人支持用遊戲教英語,基金會表示,雖然幼兒學習要考慮語文、認知和動作發展,但是語文學習應該融入生活,用日常對話卡通影片圖形繪畫教學反而是自然接觸;如果政府用「負面消極禁止」幼兒園教學不能教什麼、學什麼,怎麼引導學生有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