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最重視智財權? 首度拿下Q1外國「專利王」

▲阿里巴巴拿下Q1外國專利王,圖爲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6日公佈,今(2017)年第一季阿里巴巴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共372件,首度擠下往年常勝軍──英特爾,以年增879%之姿拿下「外國法人專利王」。被問到是否不利我國電商業一事局長洪淑敏坦言,阿里巴巴是電子商務先行者,且相當重視智慧財產權,未來若臺灣業者技術達到相同水準,難免會踩到紅線政府當下已展開各種輔導

根據智慧局資料,阿里巴巴以372件擠下往年常勝軍──英特爾的159件,首度拿下今年第一季的「外國法人發明專利新申請案量冠軍,且年成長幅度相當驚人,高達879%,此次所申請發明專利則集中在電子商務領域,主要分爲:資料資訊處理與存取、身分認證方法圖像語音識別、網路攻擊防禦、物聯網管理等五大類。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阿里巴巴今年專利申請量暴增,臺灣電商業者顯得相對黯淡。被問到國內電商龍頭PChome網路家庭的發明專利申請量時,官員答案是「目前沒有看見」,甚至,對其他電商業者申請專利一事也沒太大印象當場讓人替我國電商業者捏把冷汗。

洪淑敏認爲,阿里巴巴是一家重視智慧財產權的公司,在中國美國、臺灣的專利佈局都很完備。至於會不會不利我國業者發展?她坦言,專利採先申請主義先驅者申請量本來就較多,「專利本來就是新穎性進步性,阿里巴巴在電子商務本來就走得比較前面,是先行者,若臺灣的技術也走到相同位置,難免會踩到紅線。」

不過,洪淑敏認爲,即便面對阿里巴巴專利大軍壓境,臺灣電商業者若能透過專利分析,找到自身的利基,未來仍有切入點,當下政府也會在各種場合宣導觀念,「全世界也不是隻有阿里巴巴,歐美許多電商大廠也佈局許多專利,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利基。」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