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中部長大推!防疫必吃「5營養」缺一不可...成人補過頭反而有害

記者林妤柔綜合報導

新冠肺炎雖趨於穩定,仍不能大意!防疫期間應多攝取新鮮蔬果、米類的食物,纔能有效預防感染,如果只吃罐頭泡麪,反而造成免疫力低下。節目《健康2.0》就分享指揮官阿中部長推薦的「免疫力彩色餐」,以及免疫力分齡保養的重要性,否則補過頭恐產生「免疫風暴」,甚至在兩、三天內死亡。

▲防疫期間建議多攝取新鮮蔬果、米類食物。(圖/翻攝自pixabay)

人體免疫力有三種細胞,除了白血球淋巴球,還有一個比較少聽到的「自然殺手細胞」。敏盛醫院研究副院長江坤俊表示,抽血測免疫力時,測的不是白血球數值,因爲當白血球數值升高,大部分是指感染,所以測的是「自然殺手細胞」跟「淋巴球」。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分校史丹佛大學和瑞士大學的研究人員曾針對食用青花菜芽,對免疫系統影響進行研究,發現有喝青花菜奶昔受試者血液中自然殺手T細胞的數量多了22倍,且從鼻腔裡面採到的流感病毒的數目,也少於另一組受試者。顯示青花菜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進而抵抗流感病毒的攻擊。

▲阿中部長推薦免疫力彩色餐盤。(圖/TVBS提供)2018年《營養回顧》期刊報告中指出,莓果類食物可藉由改善腸道微生物羣,提高腸道免疫系統。營養師黃淑惠建議,目前是桑椹旺季,爲了大家的免疫力着想,可多補充一些桑椹。而葡萄裡的「白藜蘆醇」和維他命 D 作用後,可大幅提升免疫系統運作

成人建議以平衡免疫力爲攝取重點。(圖/TVBS提供)

防疫關鍵期,免疫力更顯重要。兒童在六個月之後到學齡中間,是處於訓練免疫系統的階段,感冒時儘量減少使用抗生素藥物來消滅病菌;中壯年時期的成人,因爲免疫力過強,常看到流感併發肺炎,甚至可能在兩三天內死亡,這就是所謂的「免疫風暴」,所以「平衡免疫力」比特別提升免疫力重要;40歲過後,免疫力會是高峰期的一半,須注重均衡飲食,補充能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不同的蔬果不要混裝在一起。(圖/TVBS提供)

黃淑惠建議,蔬果保鮮可遵照幹、冷、蔬、果、密五字訣保存原則,將蔬果冷藏存放處不超過30度,不同蔬果也不要混裝。放入保鮮袋前,蔬果若有水分殘留,先用廚房紙巾吸乾後,再將袋口密封,就可以延長蔬果保鮮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