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育熱潮與亂象之下 豆神的樣本意義與稀缺性
“AI正在深刻改變我們這個行業。所以,商業競爭我們會重視,但主要是要專心沉下心來,面對這一次的顛覆式技術革新,去看看它能爲我們這個行業帶來什麼。”在豆神教育位於北京海淀區的總部,豆神教育董事長竇昕感慨說道。
這番話,不僅道出了他對投身AI教育的初心,也揭示了豆神教育成爲行業關注焦點的核心原因。從曾經略顯低調的大語文教育專家,到如今資本市場炙手可熱、備受關注和熱議的AI教育新銳代表,豆神教育用一系列關鍵動作證明,AI+教育不僅是一個風口,更可能成爲重新定義行業格局的起點。
“精準”而來的技術稀缺性 做行業的“AI操作系統”
在AI技術浪潮中,很多教育企業選擇研發基座大模型,但豆神教育卻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徑——與微軟和智譜合作,以基座大模型爲基礎,構建高度專業化的小模型。
竇昕解釋道:“我們沒有去重新訓練基座大模型,因爲投入巨大且目標不清。相反,我們專注在細分領域裡,在大模型上嵌套一個小模型。這不僅提升了效率,更讓我們的產品在專業性和可靠性上更進一步。”
這一技術選擇背後,是豆神教育對行業需求和產品定位的深刻認知:教育領域的精度要求極高,尤其是語言類教育。“教語文的自然語言模型,說出一句驢脣不對馬嘴的話就破功了,”竇昕指出,“我們關注的是應用模型的精度,而非盲目追求基座模型的規模。”
豆神教育的核心技術九霄平臺便誕生於這種聚焦和專業化的策略之下。九霄平臺結合微軟的GraphRAG技術與專項知識圖譜,通過重新定義與數據化處理,實現了漢語詞彙及文學領域高精度內容的生產。竇昕介紹:“我們把每個漢語詞彙的基本意義、發展意義、轉義、色彩意義全都標定了一遍,然後與大模型結合,形成了一套高速生產優質教學內容的平臺。”
九霄平臺不僅顯著提升了內容生產效率,還爲教育內容的個性化和高質量提供了保障。竇昕提到:“九霄平臺上線後,我們確實實現了教研部基本沒活可乾的狀態。以前日常工作的產品升級、校對、更新、迭代或指定方向的生產,都已經變得非常輕鬆。”
此外,九霄還支持作文輔助、課文預習複習、名著閱讀等多模態功能,爲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學習體驗。竇昕總結道:“目前在人工智能行業應用方面,我們走得比較靠前,目前沒有看到其他教育公司能夠有九霄這種能力。”
用硬件提升AI滲透率、構建戰略護城河
在技術領先的基礎上,豆神教育通過軟硬件結合,構建了全面的AI教育生態閉環。竇昕提到:“我們計劃推出一個隨身智能體,它有屏幕、攝像頭,能做更多的事情,比如輔導作文、檢查語文作業做得好壞,還能陪伴孩子背誦古詩詞。”
這一隨身智能體計劃以399元到599元的價格推向市場,並通過“充話費送硬件”等模式實現普及。他補充道:“通過這款設備,孩子們可以擺脫對家長手機或專有設備的依賴,更獨立地完成學習任務。”
可以看出,豆神教育的硬件佈局有着清晰的戰略邏輯:通過不同價位、不同定位的硬件產品,提升AI產品的滲透率,加速豆神AI產品的佈局。從入門級的隨身智能體到高級別的家用學習硬件,每一款設備都圍繞提升用戶體驗和教育資源覆蓋率而設計。例如,家用學習硬件的功能包括模擬筆跡、校正作業等,旨在爲用戶提供更高端、更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與此同時,豆神教育還將硬件佈局擴展到B端市場,與拓斯達合作推出的大型人形機器人,成爲其軟硬件結合策略的重要一環。這款機器人針對教育機構場景進行定製設計,竇昕透露:“很多做AI自習室或者其他教育形式的機構加起來有七八千家的體量,都對我們的人形機器人表現出了極大興趣。”
這些硬件產品不僅豐富了豆神AI的應用場景,還有望構建了豆神教育的生態護城河。通過硬件產品的普及,豆神教育實現了AI技術與硬件服務的深度融合,將用戶需求與技術能力緊密結合,從而提升用戶黏性,進一步鞏固其在AI教育行業的競爭力。
比商業競爭更令人興奮的,是變革行業
教育公平始終是豆神教育的重要使命。竇昕表示:“AI技術最大的價值在於賦能教育公平,讓優質教育資源觸及更多孩子,無論他們在哪裡。”
通過“充話費送硬件”等策略,豆神教育將高效、低成本的AI技術帶到更多資源匱乏的地區,爲學生創造平等的學習機會。九霄平臺的內容生產能力,則爲教育內容的高效生產提供了技術保障,不僅實現了規模化生產,更確保了內容的高質量與個性化。
竇昕預測:“AI+教育能夠讓校外培訓下沉到此前無法覆蓋的地方,市場規模至少會乘以三。” 這一判斷基於豆神教育的長期實踐與觀察。校外培訓過去被認爲是奢侈服務,但AI的普及正大幅降低學習門檻,讓更多學生能夠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對於行業的未來,竇昕充滿信心,也保持敬畏。他坦言:“這種進步擺在眼前,它的興奮程度真的超過了商業競爭。如果把我們都淘汰了,我也會覺得挺好的,語文教育進步了。”
竇昕還指出,AI教育的意義不僅在於市場擴張,更在於對教育方式的深刻改變。“未來,人的角色將從教學主體轉向規劃師或引導師,這是教育變革的必然趨勢。”
在竇昕看來,AI技術的力量可以讓學習更高效、更普惠,但真正推動這一進程的,是每一位教育人的初心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