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親情案例 受寵幺弟不斷向家裡伸手拿錢

暗黑親情案例 受寵幺弟不斷向家裡伸手拿錢(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律師帶你走入真實上演的家庭衝突

書中透過豐富的案例故事,搭配白話易懂法律說明,兼具情理法的深度剖析,與你談談手足之情、夫妻姻親、奉養長輩親子之間的遺棄、家族紛爭、情緒勒索等議題,同時也探討東西方文化差異,以及如何事前規劃,避免遺憾。

【精彩書摘

案例中的家庭有三個小孩,老大跟老二過得不錯,但比哥哥小四歲的老三從小比較缺乏父母陪伴,因此父母特別疼愛老三,希望能夠多給他一點照顧和資源,以彌補小時候無法陪伴在孩子身旁的時光。

老三是個乖巧、單純的孩子,但他總覺得自己和家人之間關係不親近,也不太願意回到父母身邊,所以在退伍之後就打算到外地工作,和家裡拿了幾百萬說要創業。但每當逢年過節,父母關心老三的創業狀況,卻一直不知道公司名稱、沒看過財務報表,老三也不願意提供存摺。父母聽起來覺得狀況不對,想知道這兒子在外面到底做了什麼,但每次要親自去找兒子都被以各種理由推託,因而從來沒有看過老三創業的實際狀況。

老三拿了創業基金幾百萬,過兩年後又聲稱自己有資金缺口,需要其他資金,再跟家裡拿了五、六十萬。父母看這個原本圓潤的小孩,這幾年竟然愈來愈瘦,每次回到家就拼命地吃,彷彿在外面都沒有好好吃飯。媽媽見狀當然十分心疼,私下一直塞錢給老三,每年都塞了好幾十萬。

後來媽媽身體出現狀況,需要有人照顧和幫忙支付看護費用,結果一直回家拿錢的這個小孩抵死不願意付,強調他無法支付安養費用。媽媽起初很積極地想照顧老三,導致最後家裡鬧不合也就罷了,但老三在吸光媽媽的財產後,居然又轉向哥哥伸手要錢。

老三跟兩個哥哥說無法過生活,需要他們的金援。哥哥們不願意幫忙,接着又去找長輩吐苦水說哥哥們不顧親情,讓老大和老二揹負許多壓力。最後老三甚至還懷疑哥哥們對媽媽遺產有不當的處分,興起許多訴訟,包含僞造文書民事上給付訴訟。

關於案例,律師這樣說

兄弟之間有難並非少見,但這個「難」是誰造成的?除非父母有差異對待,否則每個手足從家裡獲得的資源理應是平等的。人生中遇到困難當然要自己先想辦法處理,但現在社會上常見的案例就是賴給別人,再「善用」司法制度。如同案例中的哥哥們不願意和有問題的小弟扯破臉,但小弟爲了要得到金錢,很樂意利用訴訟的程序干擾家人的生活。所以我們在手足有難時,到底要救還是不救,要評估的狀況其實還有很多。

在這個案例裡,媽媽曾經借創業基金給小孩,後來她生病了需要請看護,理應可以要求老三還這筆錢,但一個母親看到自己疼愛的小孩最後連吃飯都有問題,當然捨不得開口要他還錢。媽媽還在世的時候,兩個哥哥也沒辦法對弟弟主張還錢給媽媽的責任,畢竟哥哥也不是媽媽的債權人,權利在媽媽身上。除非媽媽過世,媽媽對弟弟的債權才能由哥哥代位主張。

(本文摘自《暗黑親情》/捷徑文化)

【作者簡介】

劉上銘

立勤國際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

學經資歷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法學碩士

臺灣大學EMBA 109國企C

東吳大學法律系

臺中一中

94年律師高考及格

現職經歷

Uber臺灣宇博法律顧問

經濟部工業局法律顧問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榮譽律師、顧問

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顧問

臺北市警察局警友會 委員

沙烏地阿拉伯駐臺經濟辦事處法律顧問

臺北市政府諮詢律師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諮詢律師

上市、櫃公司董、監事進修課程講師

著作

《中小企業主與專業人士財富管理》(財團法人保險事業中心出版)

新創公司與我國公司法之定位與互動》臺灣經濟研究院(2017.04)

■最新著作

《暗黑親情》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SonnyLiu/

《暗黑親情》/捷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