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泄露隱私 閒置智能手機如何回收才放心?

隨着手機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不少年輕人手中都有多部閒置手機。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等2020年發佈的《中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及綜合利用行業白皮書2019》顯示,我國2019年手機的理論報廢量約爲2.89億臺,重量約爲5.78萬噸。對於閒置手機,你會選擇回收處理嗎?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njuan.com),對2011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9.3%的受訪者有兩部及以上閒置手機。59.4%的受訪者表示會將閒置手機留着當備用機,44.9%受訪者會送給父母長輩使用。對於手機回收,78.5%的受訪者擔心會泄露個人隱私。74.4%的受訪者希望建立安全可靠的手機回收平臺,以保障個人權益

近七成受訪者有兩部及以上閒置手機

家住安徽蚌埠的80後青年李偉(化名)表示,由於工作關係,會留一部手機備用,其他的手機則會留給父母使用。“我換手機的頻率不是特別高,基本上一年半換一部。現在手機質量都挺好的,使用壽命很長,有的功能比較完好的手機就會留給父母。現在有的手機還支持遠程協助,父母不會操作時,我就能遠程幫他們操作,比較方便”。

95後的周非(化名)曾有兩部閒置的手機,一部給了家人,另一部比較新的,放到了某網站的回收平臺上,因爲手機的保值率較高,通過回收能有一筆不小的收入,“跟我預期價值差不多,反正留在手裡也沒什麼用,不如出掉”。

調查顯示,59.4%的受訪者表示會將閒置手機留着當備用機,44.9%受訪者會送給父母長輩使用,放到二手網站/回收網站上售賣的佔28.7%,置之不管的佔25.8%。

78.5%受訪者擔心手機回收會泄露個人隱私

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調查者對手機回收持謹慎態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擔心手機回收會造成數據泄露,暴露隱私,佔到78.5%。

“現在技術太發達了,即使是恢復出廠設置,也很難保證個人信息不被泄露。”90後張成(化名)說,他寧願手機閒着不用,也不會把手機送去回收,“總擔心別人會找回我的數據,另做他用”。

有過手機回收經歷的周非介紹,現在手機回收需要先在網站上填寫手機的相關信息,比如機型、購買時間新舊狀況等,平臺會依據填寫的信息給出估值,可以選擇寄送或上門回收。“我通常會選擇回收員上門回收,這樣能減少寄送環節可能出現的損毀。另外,我會要求回收員當場將手機恢復出廠設置,刪除個人信息”。不過,周非覺得整個回收流程缺乏監管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一般是由回收員現場檢驗手機的成色,以判定手機的價值。“我覺得這樣判定太主觀了,比如手機上有一小道細微的劃痕,完全不影響正常使用,也會因此被扣掉100元。我覺得手機價值單方面由回收人員說了算,這並不合理”。

調查顯示,除了擔心隱私泄露,還有55.8%的受訪者表示缺乏正規可靠的回收渠道,46.7%的受訪者擔心回收價低於期望值,37.5%的受訪者表示回收的手機去向不明,擔心破壞環境

調查中,74.4%的受訪者期待建立安全可靠的回收平臺。

李偉表示,現在大多數手機回收都是由商家開展的,是商業行爲,一切規則都由商家說了算,是否安全也全靠商家的良心。有必要建立真正安全可靠的回收平臺。

張成也認爲現在手機回收的流程太不透明瞭,“手機被回收後,會被如何處理根本不清楚,是被翻新重新投入市場,還是被拆解處理,都沒人知道”。他認爲,有關部門需要對這一行爲進行監管,最好從源頭流向都能及時對外公佈。手機作爲電子產品,有很多重金屬元件,處理不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所以監管十分有必要。

調查中,61.6%的受訪者希望建立完善的手機評估機制,60.3%的受訪者期待提高手機數據處理的技術,確保個人隱私安全,51.8%的受訪者期待完善回收流程,形成可追溯鏈條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志偉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