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以心暖“新” 同向同行

近日,合肥城區的外賣騎手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合肥市包河區一家餐飲企業拿出近10萬元費用,向他們發放3000張《哪吒2》觀影券,包下多家影院專場,避開送餐高峰期,讓外賣騎手能夠抽出空來觀影。一石激起千層浪。合肥各地暖“新”商戶也紛紛行動起來,邀約外賣騎手一起享受這份“文化大餐”。

去年以來,合肥市持續加強新就業羣體黨建工作,從辦實事、解難題做起,全面推進社區、商圈、樓宇等“友好場景”建設擴面提質,以“與治理共生,與城市共美”理念,涵養城市文明,關心關愛新就業羣體,引發與新就業羣體“共生共榮”的城市共情,逐步進入凝聚服務新就業羣體的進階版。

從“趕路人”到“合夥人”

關愛始於被看見

“我們是自主創業,22家分店,外賣訂單佔比接近40%,騎手可以說是我們的‘事業合夥人’。他們每天爲店裡‘趕路’,四季無休、三餐不定,很辛苦。團隊去年開始發起‘騎手護航計劃’,除了專屬套餐,所有菜品給騎手打七五折,會一直做下去,這只是個開端。”包河區胡小廚麻辣香鍋創始人胡寧坦言。

作爲合肥市網紅街區,蜀山區南七街道海卉花市彙集了數百家商戶,日均人流量超6萬人次,街區近一半營業額來自平臺外賣訂單。南七街道融合街區、商戶資源,推進暖“新”友好街區建設,發佈“海卉花市騎手友好街區手繪地圖”,騎手想理個髮、買個藥,或是找個地方歇腳、吃上一口熱飯,只要看一眼地圖,就能輕鬆找到暖“新”商家。

合肥廬陽區在四牌樓商圈發起“十個一”微行動,引導460家暖“新”商戶向新就業羣體說一句溫暖問候、遞一張歇腳座椅、送一杯暖心茶飲、供一份優惠餐食等,鏈接67家愛心非公企業資源,常態化開展義診、發放電影票等活動。

“全市有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等新就業羣體24萬多人。”合肥市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就業羣體中年輕人居多,有的還身兼數職、交叉從業,既送外賣、又送快遞,白天是網約車司機、晚上是網絡主播,他們都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社會各界逐漸關心關注關愛新就業羣體。

從“風雨兼程”到“後顧無憂”

溫暖來自全社會

快遞員、網約配送員與小區物業,一邊爲了“快速達”,一邊是爲了“安全管”,有時會發生矛盾。爲了解決“進門難”,萬科物業、美團安徽積極聯動,在合肥40個小區推出“騎手通行解決方案”,推行“賦碼進門”,提高配送效率。

“去年我們反映‘小區送餐難’,後來就有了物業、社區、平臺三方圓桌會,優化騎手通行路線、設置樓棟指引標識、劃定專屬停車區,幫助我們解決了難題。”外賣配送員李有智深有感觸地說。

出租車、網約車司機因爲公共衛生間附近不好停車,爲了避免上廁所選擇儘量少喝水。爲解決他們的如廁停車難,合肥市交通運輸局根據公共衛生間分佈,設置如廁臨停泊位,每年推進一批“司機之家”建設,着力解決司機用餐難、休息難、如廁難等問題。

貨車司機羣體年齡相對偏大、跨地區長途奔波,身後是整個家庭的牽掛。作爲國內最大的數字貨運平臺之一的合肥維天運通信息科技公司,“卡友地帶”線上社區註冊司機有420萬人,公司發起“互助保障計劃”,向發生意外的貨車司機家庭提供30萬元補助金,累計爲213個家庭提供6390萬元幫助。

據瞭解,合肥市將新就業羣體納入重點聯繫服務羣衆範圍,街道社區與261家快遞加盟企業、112個外賣送餐站點、46個網約出行、16家網絡貨運建立了普遍聯繫,收集新就業羣體的“急難愁盼”,及時迴應期盼,多方合力破解。

從“友好場景”到“反哺融入”

參與源於被需要

去年以來,合肥新站高新區光明社居委“好食光”社區食堂除了爲社區居民服務外,還面向快遞員、網約配送員“延時供餐、優惠開放”,就餐服務時長延長,5元至6元“小哥套餐”,熱乎飯、吃得好、花得少……

如今,這樣的暖心場景遍佈合肥,2391個“歇歇角”驛站提供免費充電、雨傘和急救包,181家社區食堂爲新就業羣體提供優惠餐和延時服務,6600多名騎手子女走進寒暑假託管班,1500多家商戶參與暖“新”關愛傳遞,“友好場景”已變成這座城市隨處可見的風景。

黨委政府用心用情,廣大新就業羣體與黨同向同行。巢湖市4萬份“雷鋒明信片”隨餐飛入千家萬戶,掃碼可認領“微心願”,送外賣也送愛心,從“服務者”到“治理者”,新就業羣體以“主人翁”姿態,激活城市毛細血管。

“井蓋翹了,速修!”外賣小哥塗文傑在“社區治理觀察員”微信羣發出一條信息,兩小時後隱患解除。在合肥,103支“平安小蜜蜂”“平安騎士”志願服務隊、1226名“兼職小管家”,一年來上報問題1.2萬個,參與志願服務1.4萬人次,他們在走街串巷、服務千家萬戶中,成爲城市的“流動探頭”。

合肥的點滴實踐證明,一座城市的溫度,不僅在於簡單“給予”,更在於共同“託舉”,新就業羣體“友好城市”可以在“被肯定”“被關愛”“被需要”中從場景進階走向生態。(通訊員 陳煜 趙姝姝 記者 黃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