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國百黨看百年大黨丨特稿:貢獻智慧力量 樹立成功典範――中國共產黨百年曆程的世界意義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 特稿:貢獻智慧力量 樹立成功典範――中國共產黨百年曆程的世界意義
新華社記者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衆多外國人士表示,在百年曆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不斷爲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爲增進人類福祉貢獻智慧和力量,中共治國理政成功經驗爲他國提供重要啓示和借鑑。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根據本國國情不斷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並在這一過程中實現發展壯大。”孟加拉國共產黨(馬列)總書記迪利普・巴魯阿的一席話很具代表性。
外國人士紛紛表示,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以來,始終將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爲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寶貴貢獻。
斯里蘭卡共產黨前總書記古納塞克拉認爲,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找到了成功的發展模式。中共成功的執政經驗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
在希臘前外交部長喬治・卡特魯加洛斯看來,中國共產黨的成功經驗傳達出一個有價值的信息:應結合具體國情,走適合本國國情並對理論進行現代化革新的道路。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表現出與時俱進的政治品格。芬蘭共產黨主席尤哈-佩卡・瓦伊薩寧指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健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化和偉大探索。
意大利共產黨全國書記毛羅・阿爾博雷西評價說,中國共產黨從實際出發,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爲他國謀發展繁榮提供借鑑
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恰逢“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已經開啓。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實現巨大進步的成功實踐引發外國人士廣泛關注。他們認爲,中國的發展實踐樹立了榜樣,中共在治國理政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爲其他國家和政黨提供了重要啓示和借鑑。
“中國政府一直在致力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進社會平等,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波蘭新左翼黨副主席安傑伊・舍伊納看來,中國共產黨分享治國理政經驗非常重要,中共的治理理念爲其他國家帶來了啓發。
摩洛哥公正與發展黨副總書記、衆議院第一副議長蘇萊曼・歐姆拉尼表示,善治、黨內反腐、爲人民服務,這些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的特點。中共在政策制定、社會事務管理等衆多領域均取得了重大成功,積累了有益經驗。
在泰國爲泰黨外事工作委員會主席納麗妮・塔威信看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爲其他國家政黨帶來的重要啓示是,“政黨必須緊密聯繫羣衆、執政爲民,通過持之以恆加強廉政建設,使經濟發展成果更加公平公正地得到分享”。
墨西哥革命制度黨國際書記索菲婭・卡瓦哈爾說:“墨西哥革命制度黨應該向中國共產黨學習,不斷改革發展,根據人民的需求調整工作重心,這樣才能獲得人民的擁護。”
“中國共產黨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模式,成功地爲世界提供了一種先進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經濟模式。”伊朗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委員、前議長哈達德・阿德爾說。
爲人類更美好未來提出方案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與國際社會交往愈發密切。外國人士積極評價中國在維護世界和平、弘揚多邊主義、促進全球發展、完善全球治理等方面提出的中國方案和發揮的重要作用。
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主席、捷克衆議院第一副議長沃伊捷赫・菲利普說,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推動國際社會共同進步,爲維護世界和平、推動世界多極化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智利共產黨主席吉列爾莫・泰列爾認爲,中國共產黨在國際關係中主張保持對話、相互理解、和平共處,中共一直在爲世界的發展進步作貢獻。
在坦桑尼亞執政黨革命黨桑給巴爾副總書記阿卜杜拉・薩達拉看來,中國充分尊重其他國家,通過國際合作爲維護世界和平、完善全球治理作出貢獻。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在國際關係中不謀求支配和控制其他國家,而是同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合作。”阿德爾說,中共爲世界提供了“一種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關係範式”。
“中國共產黨希望中國繁榮發展,希望鄰國繁榮發展,也希望世界繁榮發展。”津巴布韋執政黨津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中央科技書記、前駐華大使克里斯托弗・穆茨萬古瓦認爲,“一帶一路”倡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本質都是爲全人類謀幸福、謀發展。
納米比亞開國總統、西南非洲人民組織(人組黨)創立者努喬馬錶示,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型國際關係,這符合人類發展的大方向,拓寬、深化了多邊主義內涵和實踐,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譽和廣泛支持。
羅馬尼亞前駐華大使、著名漢學家羅明說,中國提出的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爲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貢獻了中國智慧,爲世界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執筆記者:何夢舒;參與記者:唐璐、劉春濤、于帥帥、葉心可、陳佔傑、朱昊晨、陳靜、高文成、宋宇、明大軍、陳斌傑、張章、陳序、裴劍容、吳昊、林昊、朱煒、楊曉紅、尹南、張笑然、高竹、李斯博、吳長偉、張玉亮、林惠芬、陳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