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居兒童癌症之首,但並非不治之症,早診早治很關鍵

作者:北京兒童醫院白血病科團隊

白血病又稱“血癌”,是一種造血系統惡性腫瘤性疾病,是發病率最高的兒童惡性腫瘤。長期以來,因其治療難度大被認爲是不治之症。事實上,隨着醫學進步,兒童白血病的治癒率明顯提高。全國腫瘤預防宣傳週之際,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白血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張瑞東團隊帶你科學認識白血病。

孩子出現這些症狀要警惕,兒童白血病有三大特點

兒童白血病通常是以發熱、貧血、出血及肝脾大等臟器浸潤爲主要表現。其起病表現沒有特異性,有時甚至很難與普通感冒等常見病相區分。如果孩子出現反覆發熱,常規抗感染治療效果不佳;皮膚出血點瘀斑、牙齦出血、鼻出血;面色蒼白,乏力,不愛活動,食慾差;頸部、腋窩、腹股溝可觸摸到腫物;腹脹膨隆;骨骼疼痛;某個關節腫脹疼痛等,需要及時就醫接受專科檢查。

兒童白血病主要有三大特點:

一是發病率高。《國家兒童腫瘤監測年報(2022)》顯示,2019-2020年我國兒童發病率前三位的癌症分別爲白血病(32.89%)、中樞神經系統腫瘤(15.18%)和淋巴瘤(9.71%),白血病居兒童癌症發病率之首,男孩多於女孩。

二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佔絕大部分。兒童白血病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爲主,約佔70%-80%,發生率高於成人,其中又以B係爲主要類型,高發年齡在2-5歲;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約佔15%-20%,各年齡均可發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僅約佔3%-5%。

三是治療效果好。目前我國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5年無病生存高達80%,與國際水平相當,大部分可達到治癒。兒童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療效與成人相當。

“感冒”後查出白血病是巧合,確診得做骨髓穿刺

經常有家長問我們,爲什麼我的孩子會得白血病?而且是在感冒後查出來的,是感冒引起的嗎?

其實關於白血病的病因,目前並不十分明確,被認爲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發病機制複雜。內因指患者自身存在的某種基因突變、染色體異常等,使得機體對腫瘤易感。外因指病毒感染、大劑量電離輻射、嚴重化學污染等外界因素,由於患者被暴露於上述外界因素中,造成基因損傷,引發白血病。

有的孩子感冒後查出白血病,其實只是時間巧合。兒童白血病以急性白血病爲主,最常見的首發症狀包括髮熱、貧血、出血、骨骼疼痛等。由於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合併各種感染。因此一部分以發熱、貧血起病的患兒,就會表現出類似“感冒”的症狀。

診斷白血病需要一系列詳細的檢查,以明確診斷、評估病情。如血常規是白血病的篩查檢查,可以發現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的異常,以及幼稚細胞等;影像學檢查如多部位淋巴結、腹部和睾丸超聲,多部位CT等,可瞭解白血病浸潤程度及合併感染的情況。

骨髓穿刺是確診白血病必須要做的檢查。醫生需要獲取白血病細胞完成形態學、免疫學、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評估,即MICM分型來診斷白血病。常規穿刺部位是髂骨和胸骨,雖然會在局部造成較小的傷口,但不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在穿刺過程中,醫生會進行局部麻醉,最大程度減少孩子的痛苦。當然,穿刺後局部可能會有輕微疼痛,但通常會在短時間內消失。只要注意局部清潔,防止感染,一般不會有太大問題,因此家長不必對骨穿過於恐慌與抗拒。

兒童白血病已非不治之症,規範治療很關鍵

在19世紀之前,白血病確實是不治之症。但一百多年來,兒童白血病治療領域有了多個里程碑式突破,治癒率越來越高。1947年,美國兒科病理學家Sidney Farber發現了第一例獲得緩解的白血病病人,開闢了白血病治療的新紀元;1958年,首次將6-巰基嘌呤和甲氨蝶呤聯合治療白血病形成了現在的白血病治療核心“聯合化療模式”。此後,1975年第一例骨髓移植,2012年第一例CAR-T治療,爲白血病開啓了移植和免疫治療的時代。如今,兒童白血病的診斷和治療已經形成了系統、規範的體系。隨着對白血病基礎研究的不斷深入,新型化療藥物、靶向藥物及免疫治療將進一步優化白血病治療體系,實現治癒白血病的目標。

兒童白血病與成人白血病存在很大區別,絕大部分兒童白血病預後好,僅通過經典的多藥聯合治療(化療)即可達到治癒目的,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髓細胞白血病5年無病生存率分別超過80%、60%,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5年無病生存率可達90%以上。截至2022年,北京兒童醫院已治癒3000餘例白血病患兒,很多治癒的患兒已長大成人,步入工作崗位,結婚生子孕育出健康的下一代。

這就說明,兒童及青少年白血病需要重視,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綜合性規範治療,大部分的患兒能獲得治癒,恢復正常生活。而一旦確診白血病,應儘早到正規兒童血液腫瘤中心接受規範治療,這是一個連續長期的綜合治療過程(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總治療時間約需2-2.5年),不可隨意中斷治療。同時,也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預防感染、飲食合理、注意口腔及肛周粘膜清潔等。治療結束後要定期隨訪。

並非都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也不會遺傳

白血病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療、化學藥物治療、分子靶向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放射治療及免疫治療。如前文提到的,多數兒童白血病患兒尤其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僅需化學藥物治療即可達到長期存活,只有一部分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患兒、混合白血病及難治/複發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需要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

還有很多家長擔心,白血病會不會傳染,是不是遺傳病。可以明確地說,白血病既不是傳染病,也不是遺傳病。但存在某些遺傳缺陷的人在同等誘因刺激下可能更容易患白血病,這在醫學上稱作“腫瘤易感性”。大家可能有時也會發現,有個別家族裡幾個人都得了腫瘤性疾病,或者一個人得了兩種或以上的腫瘤,那可能就存在遺傳易感性的問題,但這與先天基因異常的遺傳病不同。

總之,白血病作爲一種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大家一定要科學對待,兒童白血病不是絕症,是可“治癒”的腫瘤疾病之一,面對白血病不要談“白”色變,因絕望而放棄治療。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特別重要的是一旦確診,應按照標準、足量、全程、個體化的原則,積極採用聯合化療,必要時給予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療,儘快殺傷白血病細胞,誘導其儘快達到完全緩解,然後進入緩解後治療,殺傷殘存白血病細胞,防止復發,達到治癒白血病的目的。如果沒有正確治療,很容易導致多系統發生病變,嚴重者危害兒童的生命健康。

相關鏈接:

北京兒童醫院白血病專業在胡亞美院士帶領下,從1976年率先在國內開展兒童白血病診治。目前北京兒童醫院(順義院區)設有2個病區,牀位93張,每年收治各種類型初治和復發的兒童和青少年白血病患兒300餘例,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也設有1個病區,每年收治白血病患兒數十例。在白血病診治過程中,同時開展多學科聯合診治及人文關懷。

從2008年起,白血病專業組牽頭開展了全國兒童白血病多中心診治研究,不斷提高全國兒童和青少年白血病診治的同質化水平,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白血病臨牀路徑和診療規範的牽頭單位。多年來,白血病專業組不斷優化臨牀危險度分型和治療方案,目前正在開展兒童和青少年白血病的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逐漸減化療和去化療,明顯降低了白血病治療過程中的毒副作用,牽頭全國多中心的CCLG-ALL-2018方案和貝林妥歐單抗補充方案(一線),全國多中心的CCLG-AML-2024方案和CCLG-APL-2021方案,以進一步改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及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患兒的預後和生活質量;同時,開展了CART治療的臨牀試驗治療復發/難治性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