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交樓政策繼續發力 優質房企以行動穩信心

伴隨房企半年報,房地產行業的好消息正不斷釋放。

8月25日,首單15億元全額擔保民營房企中票發行;8月30日,2000億“保交樓”專項紓困基金啓動……中央、住建部、財政部、銀監會和地方各政府部門籌措了一個多月的保交樓提振政策走向落實,爲陣痛中的房地產行業注入強心劑。

從融資端到需求端 重構行業活力和信心

2021年下半年至今,房地產行業進入深度調整,但其陣痛期的持續和強度超出行業預估,讓這場軟着陸顯得艱辛。

7月28日,中央政治局發出“保交樓,穩民生”的定調,隨後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紓困基金、全額擔保債券、信貸一城一策等一攬子政策拋出,房地產行業供需兩端,均迎來了實質性的利好。

針對行業最大的融資困境,中央推出了試點債券融資擔保政策,面向優質房企,提供全額擔保債券。這一舉措降低了企業的融資難度和融資成本,同時推動了企業境內外債券聯動。目前首單15億元全額擔保民營房企中票已發行,劃歸龍湖,後續將試點碧桂園、金地、旭輝、新城控股、遠洋集團等。

同時,通過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支持已售、逾期、難交付的住宅項目建設交付,初期規模達2000億元,由央行指導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現有貸款額度中安排。以國家託底保障交付,緩解了房企短期資金流和交付壓力,重建購房者置業投資的信心。

不止步於單方面緩解融資端問題,中央同步着力刺激需求端,重構房地產自然造血輸血的良性循環,提出:允許地方“一城一策”運用信貸等政策,合理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各大城市紛紛出臺相應放鬆調控、降低首付比例、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一系列福利性政策,刺激購房需求。全國性普惠政策也在8月22日落地,央行年內第三次下調LPR,首套房貸利率可低至4.1%,進一步爲購房者減負。

切實有利的一攬子支援扶持政策,堅定了房地產作爲國家支柱產業的地位沒有變、作爲重要住房保障民生工程的地位沒有變。只要政策端、融資端、需求端齊齊發力,房地產這艘巨輪,將在暖流推動下,重回通暢航道。

保交付成壓艙石 下半場考驗房企韌勁

在波瀾涌動的市場環境之下,交付力成推動房地產破冰前行的燃料,也是房企穩健發展的助推器。保交付寫進了每一家房企年中報,更是下半場企業發展必須達成的軍令狀。

據不完全統計,41家房企2022上半年已交付房屋超123萬套。作爲龍頭房企,也是千億級民企代表的碧桂園在中報中露出,上半年碧桂園已在214個城市如約交付1070個批次,超25萬套房屋,其中165個項目實現了“交付即辦證”,同時下半年計劃交付50萬套房屋。

交付不僅僅是簡單的樓棟建成,還包攬對項目原規劃的兌現、對施工質量的把控和後期物業服務運營跟進。真正閉環式的交付才能打消購房者的顧慮,強化對房企的認可和信心。

碧桂園提出實施強基行動,進一步強化工程過程管理,完善技術標準體系,重點推進品質交付。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表示,“強基行動是好房子的基石,尤其在市場形勢不好的時候,更要堅定信念不鬆懈,真正地把強基行動做好,做到每個人的心中去。”

穩交付,才能強信心、穩樓市,這是全行業共識。目前政策端在發力,但傳導至市場端尚需時間,四季度將是行業關鍵突圍期,考驗房企的韌勁。這股韌勁除了交付力,還需要房企精細化的管控、運營能力。

龍頭房企鼓勁爬坡 全競提升穿越週期

房地產行業恢復期什麼時候到來?行業下一個十年在哪裡?

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表示,“地產仍然會是一個在長效機制下健康、規模體量超十萬億規模的市場。在穿越‘暴風雨’後,那些活下來的企業將會有更大的機會。”他認爲,明年6月份市場應該恢復到健康發展的階段。

萬科鬱亮認爲,“住房的剛性需求仍然很強,依然是個十萬億量級的巨大市場,常做常有,常做常新。”

中國海外發展董事主席顏建國指出,“短期承壓,長期樂觀,房地產是一個可以長期堅持的行業。”

儘管房地產處於深度洗牌調整,遠見的房企在維穩之中,依然謀劃着“做穩做強”,穿越行業週期,真正轉危爲機。

碧桂園在早前內部電話會議中透出了集團穿越週期的方案,執行全競提升策略、保交付保償債金和現金流壓力測算管控,部署科技智慧建造新業務。

所謂“全競提升”,就是一率五力,專注精細化管控,實行供銷回支投的閉環管理,優化區域資產管理,未來集中在63個區域,聚焦深耕五大都市圈和確定性高的市場。

除了在現有存量上深挖各種可能性,碧桂園也在謀劃新的業績增長線,朝向萬億產值的代管代建市場,將旗下建築子公司及原博智林旗下的總包單位進行整合,成立科技建築集團,推進科技智慧建造的落地應用。

這種模式主要依託融合建築機器人、BIM技術和新型裝配式建築,達到質量更好、成本更低而且安全環保的效果,將在未來建造市場佔據新的競爭力,並創造可觀收益。

據悉,截至2022年7月,碧桂園旗下全資子公司博智林已有30款建築機器人投入商業化應用,服務覆蓋28個省份超550個項目;累計交付超1200臺,累計應用施工超1000萬平米。

中央各部門、地方政府和房企,正從上至下重構房地產行業活力和信心。相信後期政策工具箱推進落地,諸如碧桂園等一批頭部房企帶頭,房地產有望走出陣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