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疫情「有控制沒撲滅」 柯文哲發動熱區圍堵、冷區殲滅戰

臺北市長柯文哲。(北市府提供)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臺北市長柯文哲指出,北市疫情已從萬華逐漸散佈到11行政區,針對完話熱區將採取圍堵戰,首先萬華要做普篩,將請里長協助造冊,將風險羣抓出來篩檢,至於冷區則會以確診者爲中心設計方案殲滅小型羣聚感染。

柯文哲說,今日有38人死亡,總死亡數來到225人,但大家不要太驚慌,基本上發病到死亡要2周作右,但這次病毒病程快,死亡的大部分都是長者,平均8點多天。且死亡數和感染時間時間差重點還是要看疾病變化趨勢

柯文哲說,原先萬華很嚴重,但現在12區越來越平均。萬華3座快篩站昨天因爲下雨,影響檢測人數,但快篩陽性率平均還有4.8%,但百分比會受到每日檢測人數影響,會有偏差,看快篩陽性人數比較清楚,目前疫情有被壓制但沒消滅,顯見病毒在臺北市到處都有,要盡力讓RT值小於1,慢慢就能控制。

「萬華還是有熱區。」柯文哲說,就過去5天新增的感染案例,可見萬華仍有熱區,其他地方則有點狀的小型羣聚感染,病毒已經散開,用疫苗作爲防堵手段已不夠,因此未來的策略是「如何消滅」熱點,首先萬華要做普篩,會結合民政系統,請里長協助造冊。至於非熱區的點狀地段,則會以確診者爲中心,設計方案來撲滅。

針對熱區圍堵戰,臺北市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璩大成說,市府將利用科技儀表板,透過時間軸、分佈數量,可看出全市感染熱區,密集之處會做機動打擊,邊境部分也會間接開來,不要跨界傳染,熱區內會派機動防疫隊,定期定點移動式採檢。

至於冷區殲滅戰,璩大成說,雖然某些地段密度不高,但還是有傳染風險,會採取「精準疫調」策略,從源頭尋找感染源,阻斷下游傳染可能,需要透過區域聯防、跨團隊的整合,揪出高危險羣來做篩檢,讓熱區變冷區,冷區變成沒個案

此外,柯文哲也說,過去4天救護車運送都很順暢,醫院量能夠,防疫旅館也僅住了一半,還有剩餘牀位能支援新北。過去半個月中,專責病房、旅館總牀數已擴增很多,但病人沒增加那麼快,「可見疾病在臺北控制下來,心也比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