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服務近40億港元發債背後:楊惠妍資本運作
作爲目前港股市場上市值最高的物業股,碧桂園服務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桂園服務”)再次掀起了資本市場的漣漪。
日前,在現金充裕的情況下,碧桂園服務發行可換股債券高達近40億港元,這是其2018年上市以來的第二次融資。
融資的目的可能是已經有了潛在併購標的。這兩年,收併購是物管公司重要的規模擴張手段,碧桂園服務這次發債,或將乘着疫情衝擊開展收併購活動,繼續攪動物業江湖競爭格局。
資本市場上,多家開發商已將旗下物業分拆上市,而在短短一年多時間,碧桂園服務就成爲了營收近百億、市值近千億的龍頭公司,爲當前已上市物業最高。
這離不開背後的資本運作。碧桂園服務的操盤手,是碧桂園聯席主席楊惠妍和她的團隊,這位楊家二小姐,和她的父親一樣有一個當老大的夢想,碧桂園服務,目標也是物業領域的第一。
楊惠妍的創新試驗田
碧桂園服務的第二次大額融資活動引發市場關注。
根據公告,碧桂園服務、其全資附屬公司Best Path Global Limite發行了38.75億港元零息換股債券,由瑞銀AG香港分行作爲牽頭經辦人,轉換期爲1年,初始轉換價每股39.68港元,發行溢價11%,可換股佔公司現有已發行股本約3.59%,轉換攤薄後佔3.47%。
對於此次發債及所得款項用途,碧桂園服務明確表示,擬將所得款項淨額用於未來潛在的併購、戰略投資、營運資金及公司一般用途。
雖然根據公告聲明,公司尚未確定有關收購或戰略投資的具體對象,將密切監察集團業務及市場情況,但在現金充裕的情況下還發債近40億,碧桂園服務很可能已有潛在收購標的。
碧桂園服務是碧桂園聯席主席楊惠妍主導的新業務之一,楊惠妍爲公司控股股東,持股53.53%。
背靠楊氏家族控股的房企巨頭碧桂園,該公司近年來飛躍發展,自2018年6月上市以來,碧桂園服務已經成爲港交所上市值最高的物業管理公司,當前最新市值爲985億港元,約合人民幣896億元。
儘管碧桂園來自第三方的在管面積持續增加,且佔比也持續提升,來自第三方開發商的項目所貢獻的收入佔比已從成立之初的3.5%上升至2019年底的11.4%,但在整體收入結構中,碧桂園服務主要的營收仍然嚴重依賴碧桂園集團開發的物業。
爲了脫離這種依賴,一方面,近年來碧桂園服務一直在嘗試拓展多元化業務,甚至跨界進軍保險業務。
今年4月以來,碧桂園服務還擬接手合富輝煌約10%的股權,每股要約價1.5港元,較停牌前溢價7.14%,如果完成交易,碧桂園服務將與合富輝煌主席扶偉聰作爲一致行動人,持有合富輝煌50.49%的股權,佔據控股地位。
這並不是合富輝煌第一次現身碧桂園服務的收併購遊戲,碧桂園服務去年收購的港聯不動產曾由合富輝煌持股85.5%,兩方顯然已有緊密聯繫。
這些動作背後,碧桂園服務有補齊業務短板、完善業務結構的意圖。在毛利結構中,社區增值服務佔比較高,是盈利質量和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碧桂園服務與合富輝煌的交易聯繫很可能志在提升社區增值服務。
另一方面,收併購一直是物管公司的規模擴張武器,碧桂園服務也在不斷尋找潛在的收購標的,以此提升在管面積,上市當年公司就連續收購了5家物業管理公司。
在去年,碧桂園服務以3.75億元收購港聯不動產服務100%股權,以1.73億元收購嘉凱城物業100%股權,加上以4.53億元向第三方收購的若干其他物業公司,共計花費約9.88億元,合同管理面積增加約4000萬平方米。
根據財報,截至去年底,碧桂園服務的銀行存款及現金總額69.26億元,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32.57億元,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是當年淨利潤的1.9倍,在手現金已經很充足,發債後碧桂園服務的現金餘額將超100億元。
物業老大之爭
近年來,伴隨房地產進入存量競爭時代,物業服務公司開始從開發商背後走出,紛紛單飛獨立,甚至分拆上市,行業的併購整合也硝煙瀰漫。
去年最令人矚目的物業行業相關收併購動作包括,雅生活服務收購中民物業、新中民物業,保利物業收購重慶新祥瑞,兩大央企中航物業與招商局物業重組整合,世貿發展也合作併購了海亮物業、三遠物業。
2020年,在疫情衝擊下,社區防疫凸顯其重要性,物業更成爲備受關注的成長行業。
這次疫情讓碧桂園服務看到收併購方面的潛在窗口,公司總經理李長江在3月的業績會上表示,當下物業行業還很分散,集中度非常低,特別是最近疫情期間市場的反應,收併購機會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更多一些。
李長江直言:“就公司目前的現金量,在沒有遇到超級標的時,是可以達成收購目標的。除非出現超大型標的,否則我們的現金不會不夠。”首席市場官汪英武也明確表示,整個疫情期間,包括疫後,公司第一個重點關注方向就是收併購業務。
雖然碧桂園服務目前市值最高,但新舊勢力也一直在攪動行業整體格局。
繼彩生活、中海物業、綠城服務等最早一批赴港上市的物業公司之後,回顧2019年,陸續又有7家房企將旗下物業推向港交所。截至去年底,在3家A股物業上市公司之外,港股上市公司已經達到19家。
在管面積方面,截至去年底,共計有四家上市物管公司突破2億平方米,包括保利物業、碧桂園服務、雅生活服務及綠城服務,在管面積分別爲2.86、2.76、2.34、2.12億平方米,規模增速上呈現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
目前,在碧桂園服務之外,保利物業、雅生活服務、綠城服務、中海物業在規模和營收上勢頭強勁,市值均超百億。
而規模梯隊上,房企巨頭萬科、恆大、融創旗下物業公司雖然尚未現身資本市場,但這並未阻擋它們的擴張行動。
以萬科物業爲例,2019年萬科物業營業收入127億元,同比增長29.7%,算上分部間銷售,營業收入達142.9億元,已經超過了碧桂園服務。
繼2018年以首次公開募股定價方式購買戴德樑行4.9%的股份後,2019年萬科物業又與戴德樑行成立合資公司,佈局商業物業服務。
萬科物業是碧桂園服務的有力競爭者。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曾表示,萬科物業要做到千億市值才考慮上市。
(編輯:張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