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通膨更致命?專家曝經濟未爆彈

全球缺水問題影響企業發展。(示意圖/shutterstock)

臺灣上半年面臨近5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期,多個縣市都被迫進行分區供水,企業更是得自力救濟尋找水資源,維持生產線運作,直到6月初連續幾波梅雨鋒面帶來明顯降雨才緩解,儘管暫時擺脫缺水危機,臺灣企業仍得面對水資源不足的風險。事實上,不只臺灣企業關注此議題,有專家點出缺水問題將成爲全球企業未來的重要課題,同時也是經濟面主要的外部風險。

CNBC報導巴克萊銀行(Barclays)最新公佈的一份報告指出,水資源短缺將成爲全球必需消費品產業中最重要的環境問題,包括食品飲料農業菸草等所有領域都在範圍內。

此外,水資源短缺將影響所有產業,尤其消費品產業受創最深,將面臨高達2000 億美元的影響,巴克萊不具名的分析師表示,「氣候危機讓水資源的風險倍增,企業應要做好應對隨時中斷的準備,並找出替代方案。」

國際信用評等機構標普(S&P Global Ratings)永續金融部門主管Beth Burks持相同看法,她說:「如果把水資源短缺的直接與間接成本算進去,缺水的真實成本,將比企業目前的支出高3至5倍,而缺水問題出現後,另外尋找水資源的成本相當可觀。」

Beth Burks也提醒,如果全球企業不積極面對缺水問題,將出現超乎預期損失,會比積極解決問題多付出18倍的成本。

而臺灣企業爲了確保生產線不因缺水中斷,多半都設有水循環回收系統,尤其是用水量大的半導體產業,如臺積電、友達及日月光等都有相關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