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求變 臺南蘭農種香莢蘭尋商機

臺灣蘭花產業聯盟發展協會理事長吳柏昌表示,協會力推蘭友種植香莢蘭,目前試種面積已有近3公頃。(劉秀芬攝)

臺灣蘭花產業聯盟發展協會推廣種植香莢蘭,希望推出一套種植模式讓蘭友參考,讓香草品質規格化。(劉秀芬攝)

疫情影響,蘭花外銷市場受影響,部分蘭農迎合國內市場需求,改種較受歡迎的續花性桌上型觀賞品種,臺灣蘭花產業聯盟發展協會則與長榮大學合作,以臺南山上區爲基地,推廣種植高經濟價值的香莢蘭,希望帶動地方創生,將山上區打造成香草王國

天然的香草莢被譽爲黑金」,國際市場價格每公斤400美元以上,臺灣引進香莢蘭種植已10多年,不少蘭友也都有少量試種。臺灣蘭花產業聯盟發展協會理事長吳柏昌表示,以臺灣蘭友種植技術,種植香莢蘭的困難度不高,沒有大量栽種原因,主要是投入成本高,不熟悉通路市場。

3年前臺灣蘭花產業聯盟發展協會與長榮大學、山上公所合作,推出「世界香草鎮-山上地方創生計劃」,擬在山上區成立香草學院及栽種園區,成立合作社,培養產業人才,借重山上區長農業公司在蘭花栽培經驗與技術,縮短香莢蘭開花結果週期,由長榮大學以獨家發酵技術將香草莢作後段加工,成立品牌搶攻香料市場。

雖然國發會兩任主委都對此創生計劃大表讚賞,表態願意支持,但目前尚無資金挹注。吳柏昌說,香莢蘭是高經濟價值作物農友也很感興趣,但初期投入成本高,要大面積投入種植的話,農友多少希望能有經費補助,但以農委會給香莢蘭的設施補助額度,1年面積只有5公頃,僧多粥少。

雖然沒有經費補助,臺灣蘭花產業聯盟發展協會仍大力向蘭友推廣種植,長潁農業在山上區蘭科植物園設有示範園區,提供蘭友種植技術協助,同時向民衆推廣香莢蘭食農教育

吳柏昌說,要以香草帶動創生,總是要先做出成果讓農友看到願意加入,目前協會蘭農試種面積約有3公頃,蘭科植物園今年也將再擴建一溫室展示區,與長榮大學合作的園區預計設在山上水道花園博物館旁,希望能成爲培訓人才、展示基地。

山上區公所區長餘基吉表示,山上區農產豐富,但說到鳳梨,大家想到關廟,說起芒果,比不上玉井有名,唯有香草,有機會成爲山上區農產代名詞。3年前公所就開始媒合長榮大學與長潁農業提出香草鎮創生計劃,雖然中央未核發經費,地方會持續推動,希望政府能給予資源及鼓勵,讓農民安心加入種植香莢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