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張老師買房的啓示

平常人房子,不太有人注意,但政大教授張金鶚買房子便是新聞,因爲他深諳房地產興衰史,昔日每次不動產景氣燈號發佈時,總是不忘叮嚀民衆房價不合理,要審慎一點,也因此外界封他爲「房市空頭總司令」。

近日爲照顧年邁父母,他賣了兩戶舊屋,並貸款花了四千多萬買了新屋張老師買屋自然成爲輿論追逐的焦點,外界甚至以他買房子來訴求房市已復甦,是進場時機

對此,張金鶚在臉書嚴正表示:「這是換屋,無關房市景氣及進場購屋時機,在我們那個年代,只要個人努力工作,就可以買得起房子,而現在年輕人努力一輩子,以目前的房價和所得,很難買得起房子,更別提等年紀大了,要換屋改善生活品質將更難了,...這次買房子更感受到不合理的高房價。」

如此看來,張老師買房子給我們的啓示並非「現在是進場的好時機」,而是「十多年來臺灣房價漲得極不合理」。依內政部估計,民國91年臺灣房價所得比僅4.4倍,意思是花4.4年的所得便買得起房子,101年倍增至8.0倍,去年又升逾9.0倍,臺北市新北市更分別超過15倍、12倍,房價漲成這樣,難怪張老師會說年輕人就算努力一輩子也很難買得起。

再看貸款負擔率,民國91年僅24%,意思是買一戶房子,每月只要拿出家庭收入的24%去繳房貸就夠了,如今已升至37%,臺北市、新北市更已超過60%、50%,真去買房子,還怎麼生活?

十多年來執政當局一直擔心少子化,然而我們初婚年齡、生第一胎的年齡己雙雙延至30歲以後,如此自然要少子化,而年輕人爲什麼晚婚、不婚甚至不生小孩原因雖多,但長期以來不合理的房價必是原因之一。

房價高漲早已名列十大民怨之首,對於年輕人買不起房子,歷任總統都曾宣示要改善,但十多年來房價所得比反而扶搖直上,年輕人日趨辛苦。張老師買房這件事,正是提醒當局要不忘執政初衷,爲所應爲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