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黑足雪貂」首度基因複製成功! 近70天成長過程曝光

基因複製生出的黑足雪貂伊麗莎白・安(Elizabeth Ann)。(圖/翻攝自推特/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實習記者陳妙津綜合報導

美國科學家日前成功複製出一隻瀕臨滅絕的黑足雪貂,命名爲伊麗莎白・安(Elizabeth Ann),複製基因來自30年前最後一批被人捕到的黑足雪貂威拉(Willa),科學家希望伊麗莎白之後能成功交配,繁衍後代壯大族羣,未來爲了研究用途,伊麗莎白將不會被野放,而是終生出生地科羅拉多(Colorado)的設施生活

據CNN報導,黑足雪貂是北美獨有的土生雪貂,1979年曾一度被認爲已經滅絕,直到1981年,有名懷俄明州(Wyoming)牧場主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發現一小羣,才證實黑足雪貂仍存在於世,這羣雪貂也成爲物種繁衍計劃的初始研究對象,不過其中只有7只雪貂成功產下後代,目前存世的所有黑足雪貂都與牠們有血緣關係。

Cutting-edge science and a blast from the past! Meet Elizabeth Ann. She’s the first-ever cloned black-footed ferret, created from the frozen cells of a ferret that died more than 30 years ago: https://t.co/PJNo7NaFhVCheck the thread for more about Elizabeth Anne! pic.twitter.com/0i85mv9FgH

科學家嘗試以7只雪貂外的基因複製物種,並在2020年12月10日首度成功,造出伊麗莎白・安(Elizabeth Ann)。美國魚類野生動物管理局(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在2021年2月18日公佈消息,稱之爲「重大的科學突破」。公佈的照片中,伊麗莎白模樣小巧可愛,還有雙圓滾滾的大眼睛

複製基因源自一隻名爲威拉(Willa)的雪貂,牠是最後一批被人捕捉的野生雪貂,沒有留下後代,在1988年死亡後,其基因被保留在懷俄明州漁獵部(Game and Fish Department),組織樣本則被送往聖地牙哥動物園全球組織(San Diego Zoo Global),爲複製物種提供有利條件。

Additional footage of the lovely Elizabeth Anne.pic.twitter.com/fz7HnwyI1F

美國魚類與野生動物管理局在聲明中提到,「在沒有適當數量遺傳多樣性影響下,物種會更容易出現疾病和遺傳異常」。參與該計劃的自然保護組織董事Ryan Phelan表示,「基因學展現了威拉能爲族羣帶來的遺傳價值,促使伊麗莎白成功誕生,這是生物多樣性和基因拯救的勝利」。

根據國家人類基因研究所數據,目前被複制的動物有貓、狗、鹿、馬、兔子、羊等等哺乳動物,但基因複製的潛力弊端仍有待研究。黑族雪貂複製計劃團隊表示,未來幾個月內,會努力生產出更多複製雪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