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救教學讓5成學生進步 高中學習扶助將引進線上資源

教育國教署將引起線上學習資源,推動高中學習扶助。(教育部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教育部推動學習扶助(補救教學),協助學習成就偏低的孩子進步。在高中學習扶助方面,教育部國教署正規畫擇選核心學校,結合因材網、Cool Englsih等線上學習平臺發展分享教案,引導各校善用線上學習平臺之資源,進行適性教學與評量

教育部近年每年編列約7000萬元推動高中學習扶助,主要針對學生參加國中教育會考之國文英文數學成績爲「待加強」,或就讀高級中等學校學業成績評量科目不及格,且排序在同一年級後35%之情形,提供學習扶助資源,每年約7萬人次受惠。

教育部統計,2017至2019年,高中職受扶助之學生,成績進步人次(所佔比率)分別約爲4萬人次(佔53.3%)、3.8萬人次(佔54.6%)、3.9萬人次(佔54.6%)。

在高中學習扶助方面,除了既有的實體教室補救教學,教育部將引進線上學習,透過資訊科技運用,協助檢測學生之學習軌跡及進步情形,並透過科技評量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興趣,做更有效之評量。

國立卓蘭高中組長許凱絨利善用教育部開發的「酷英網」(Cool English),以生動影片提升學生學英文的信心與興趣。他表示,酷英網教材應有盡有,可用來教字彙句型文法。學生可在相對低壓力狀況下學習,彼此互動,甚至發表成果

國立新港藝術高級中學教師蔡梅音運用因材網、Kahoo等線上資源進行國文科補救教學。透過前測來診斷,老師可以在課前掌握學生普遍存在的迷思與錯誤觀念課堂上就能針對這些點進行講解,並作課程與延伸。課後再針對澄清迷思單元進行後測小結。線上資源對能力較弱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是一大利器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高中教育階段的學習扶助方案,結合多元線上教學資源,可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成效,也引導學生更懂得運用數位資源提高學習效率。未來將持續鼓勵學校踊躍參與學習扶助方案,讓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