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陸股擁三支柱 後市不看淡

回顧陸股2021年1月表現,北上資金持續挹注,觀察包括股通、滬股通的北上資金概況,1月份流入人民幣(下同)436.69億元,顯示出市場熱絡氣氛法人資金卡位明顯。

此外,由於大陸融資政策鬆綁,吸引一般投資人蔘與股市,市場資金瘋狗浪將推升陸股漲勢,因此陸股1月受惠於公募資金進場,以及國際市場走強帶動外資買超,滬深300、創業板指數分別上漲3%、6%。

宏觀數據來看,2021年1月份中國官方製造業與非製造業的PMI雙雙下滑,製造業PMI從2020年12月的51.9降低到51.3,非製造業從55.7降低到52.4。從製造業PMI的構成來看,新訂單與生產指數都是下滑的,顯示冬季疫情及就地過年對於該數據的影響性。

而1月27日至1月28日中國銀行質押利率從2%~2.5%上漲到3%,使得市場擔心是否大陸官方收緊流動性導致利率上漲。中國人民銀行這兩天的公開市場操作的確減少,主要因爲從2020年11月以來,永煤能源事件使得信用債發行受到影響,人行爲了讓企業能夠取得需要的資金,公開市場操作都是淨投放的狀態

但是2021年1月份整體信用債的發行已經恢復成長趨勢。另外,銀行代客結匯金額也因爲民衆對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提高,不僅2020年12月結匯金額大幅攀高,加上銀行需要提列的準備金增加,上述兩因素導致1月27日~1月28日短端利率的上漲。

展望2月份,人行通常於農歷年前二到三週釋放春節需要的資金,目前已經處於農曆春節前兩週,預估人行將於本週開始釋放春節流動性,上述短端利率可望回跌。

再從資金面來看,有三個趨勢可以注意,第一點,2021年1月份大陸公募資金募集了3,100億元,根據2020年12月份以來待審批的基金送件數目約310檔,以平均每檔募集15億元來推估,未來兩個月公募資金潛力發行金額還有將近5千億元規模。

第二點,從A/H溢價指數來看,2020年第四季此一指數處於相對高點,顯示港股估值相對便宜,A股權值股估值相對較高。中國公募基金大量募集並開始配置港股權值股,帶動2021年1月份港股通的金額高達3,100億元,創下港股通開通以來單月流入新高紀錄

觀察港股通買單名單,如騰訊,目前估值相對處於合理狀態,因此公募資金南下趨勢可望持續。

另外,觀察全球新冠疫苗施打進度,若無病毒變異或是不良反應,已開發國家預估2021年第三季施打比重將達到60~70%水準,新興市場國家因爲疫苗掌握度,運輸條件等限制,預估2022年上半年施打比重纔會達到60~70%,若從此觀點來看,預估全球流動性於2021年上半年仍可望維持寬鬆。

此外,截自2021年1月31日爲止,大陸約有將近60%的公司已公佈2020年報預告,其中可以看到三大族羣預告2020年獲利大幅成長,包含資源類的有色金屬化工受惠於原物料價格上漲;製造業的機械電氣新能源,受惠於工程機械需求復甦、電動車需求優於預期,帶動獲利成長。

醫藥資訊科技也因爲新技術驅動,獲利也有不錯的表現,因此於資金流動性充裕,企業獲利優於預期以及對於兩會政策預期,都可望讓陸股有不錯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