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領袖須知

福隆

廿一世紀,資料訊息、文書、情報、財務、金融錢幣期貨等,都可簡化爲文件,並以電子郵件方式立刻送達儲存。此外,人與物的異動與傳送也因交通便捷而減縮行程。相形之下,政府的組織結構與幕僚思維並未相對加速,容易造成計劃趕不上變化,官不聊生。

中華民國總統府傳承着中國曆朝歷代的典章制度新世紀政治人物一旦成爲國家領袖,他不但會見識到在朝的文采制度,而且必須立即領導院部會、統帥三軍、主導國際事務、維護國家利益。其震撼教育的感受爲:預算與格局陡增千百倍,責任重大無路可退。如果命好,或許全力以赴尚可勉強勝任;若命不好,每天應付急診還是每況愈下。

過去曾經給過市政建議老大哥們,現在大都幫不上忙,因爲他們大都沒有治國經驗,難以提出及時、經濟、可行,而且具政治敏感性全面性的建議。再者,他們的思想格局也往往趕不上時代變局,可是他們可不自認如此。因此,這批老友很難應付,也很容易翻臉。

在野政敵傷腦筋,因爲政權轉移時他們已獲得執政實際經驗,故對揭瘡疤、點死穴、說反話、整冤枉等技巧十分在行。再加上在野者有的是時間,可以充分收集資料、策劃造反、攻其不備、加碼追殺。所以,除非執政團隊智高一籌,否則即使執政主動權在手,仍將一路捱打。

當權後,財政與能源問題挑戰首先浮現。過去錯誤的財經政策所造成的虧損與包袱必須承擔;當下國際金融危機與國內社會變異所產生的問題必須解決。然而,各部會首長與幕僚們並不見得有正確的觀念以及充分的能力以應付這些挑戰。此外,國內財經專家極少有國際金融操盤經驗,對金融海嘯的本質與前因後果缺乏通盤性的瞭解,因此難以提出針對性的因應之道。

至於能源問題,能源已成期貨,又與生態環保以及國際政治交互影響,是令全球執政者頭痛的問題。就技術層面而言,近期內發現具商業價值新能源的機率幾乎爲零,而既便宜又幹淨的能源已爲天然地理環境所限而且各有所屬。另方面,要讓社會大衆瞭解高技術性且錯綜複雜的能源問題,難度非常高。釋疑的技巧不只在申論邏輯分辨是非,更在運用簡單的語言說服民衆使其認可,並使政敵自愧不如無話可說。

導致就業率升降的主因爲經濟。但是,阻止就業率回升的殺手則爲「機器人與新科技」。特別是成熟重複性勞動生產力,辭去的是老員工,新僱用的卻是機器人。確實,機器人時代已經來臨,目前正以相當溫和的態式對全球執政領袖發出挑戰,爾後挑戰力則必然加劇。另方面,新科技的發展亦頗值商榷。當新科技導入舊行業時,標榜的往往是更新、更好、更便宜。然而,「更便宜」最具殺傷力,因爲它意味着可使原來的產業市值與市場變小、相關產業縮水、許多同行同業被幹掉,失業率因此增高。唯一得利者爲消費者,因爲他們可以用較少的錢買更新更好的產品。

因此,執政者須知,創新科技與發明有可能反而使失業率變得更爲嚴重。

執政者的民意支持率高時,施政得心應手事半功倍;支持率低時,爭議抗爭層出不窮,須立刻降低曝光率以避免政敵借題發揮,成爲正義之身。換言之,支持率低時不應與政敵爭議對幹乃爲政之道,否則會給對方對等反駁與曝光的機會,使對方成爲理性論政之人。尤有甚者,若彼此爭論交鋒,在野政敵很容易改變立場放棄初衷,成爲從善如流沒有缺點的代議士,而執政者因必須堅持政策,甚易被描述成執着推行不完美政策的獨裁者

那麼,民意支持率低時,執政者該當何爲?

須知,導致低支持率有兩大主因:其一,民衆利益受損;其二,民衆不相信執政者所言。因此,解決之道必須針對這些原因。雖然辦法很多,難在於必須知道設計辦法的訣竅。基本上,在佈局完成後,執政者應宣佈將做有益於公衆的計劃,然後,立竿見影說到做到。

依臺灣目前情勢,馬總統至少有下列可行選項:(1)XXXXXXXXXX。(2)XXXXXXXXXX。(3)XXXXXXXXXX。(4)XXXXXXXXXX。(5)XXXXXXXXXX。

解決民意支持率的問題後,最高政治領袖當可專注於領導本事。畢竟,領導是一項藝術,密集勞動不是國家領袖克盡職守的方式。

●作者丘福隆,美國洛杉磯生物科技業。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