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飲食運動!研究曝「1習慣」可防心梗、中風還護肝

有研究指出,定期捐血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的原因是捐血會降低血液的黏稠性,進而預防血栓、心肌梗塞等疾病。(示意圖/ Shutterstock )

定期捐血除了可以救人以外,也可以讓自己變健康。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研究指出,定期捐血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的原因是捐血會降低血液的黏稠性,進而預防血栓、心肌梗塞等疾病。此外,定期捐血可降低體內鐵質的沉積,而降低人體氧化的壓力,被認爲可能延長壽命。

李思賢在其臉書表示,研究指出定期捐血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的原因是捐血會降低血液的黏稠性,進而減少血栓,可預防心肌梗塞、中風。

定期捐血還有另一個好處。李思賢表示,可因此降低體內鐵質的沉積,一般而言,鐵質沒有自然排除的方式。過多的鐵質沉積是會增加氧化壓力的,所以定期的血液流失(例如女性月經、放血)都是有幫助的。

有學說認爲,女性因爲有月經週期可定期排出鐵質,所以月經是女性壽命比男性長的原因。李思賢表示,男性因無月經,可藉由捐血來排出鐵質。

他並說明,鐵質沉積比較嚴重的器官是肝臟,所以定期捐血也有助維護肝臟健康;有研究指出,定期捐血可以降低脂肪肝及其他肝炎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