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專門改裝機艙 運-20可望變身空中加油機

解放軍的運-20列裝,強化空中戰略投送能力。(圖/翻攝自中國軍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爲中國帶來戰略空軍轉型意義的運-20已正式服役一週年,大陸軍事專家前哨認爲,這架大型運輸機還處於初期試裝階段,未來解放軍可以利用該機充足的內部油箱戰鬥機加油,執行空中加油任務。重要的是,運-20變身加油機並不需要專門改裝其機艙,平時仍是一架運輸機。

運-20的官方研發代號是「鯤鵬」,由西安飛機制造廠研發,最大載荷量達73噸,可運送大陸目前最大的ZTZ99式戰車,其搭載40噸貨物航程爲7800公里,滿載航程則爲4500公里。2013年1月26日完成首飛成功;2016年7月6日,空軍舉行運-20授裝接裝儀式正式入役,讓大陸成爲繼俄羅斯美國之後,第3個有能力研發國產重型軍用運輸機的國家

傅前哨向《環球時報》表示,通過一年的訓練,空軍的運輸機部隊已經基本掌握運-20的性能與飛行要求,已經可以執行相應的任務。而大運的訓練和試飛過程應是先空運,再空投,特別是指重裝空投,目前運-20要完成空運應該在基本上沒有問題了,但後續還要進行很多科目的訓練與試飛,比如空投、空降,這些都需要經過長時間訓練、摸索和使用才能飛出飛機的最佳性能。以重裝空投科目來說,要在實際訓練中掌握大運可以承受多大重量的重裝空投,掌握重裝空投過程中對飛機重心造成的影響

▼運-20大型運輸機在西安閻良試飛中心順利完成濺水試驗,成爲中國首款開展該項試驗的軍用飛機。(圖/翻攝自觀察者網)

傅前哨進一步指出,服役一週年意味着先期列裝部隊的運-20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除了飛行員熟悉飛機之外,先期使用過程暴露出來的問題還將向研製方進行反饋,爲後續運-20的改型升級提供數據基礎。他說,「只有把這些意見和問題統統解決掉,才能開始大批量生產。」

據瞭解,目前運-20仍使用前蘇聯於1970年代製造的舊型D-30KP發動機,中國正全力研製渦扇-20發動機成爲該機的全新心臟。該機總設計師唐長紅曾在今年大陸全國兩會期間披露,運-20入役已達8個多月的時間,目前從空軍反饋回來的信息是「非常滿意」,大概在明年或者後年,就能看到裝着國產發動機的運-20。

事實上,運-20作爲一款貨運平臺,可以開發成多種系列化專業平臺,例如民用貨機型號運20F-100、空中加油機以及預警機等。對此,傅前哨認爲,航空工業部門和空軍可以考慮將運-20「一機多用」,也就是利用該機充足的內部油箱爲戰鬥機進行空中加油,而不用專門改裝其機艙,如此一來一架運-20平時還是運輸機,有需要時也可以執行空中加油任務。

▼解放軍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的轟油-6加油機,同時爲2架殲-10戰機實施空中加油。(圖/翻攝自中國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