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流產 都不是她的錯 別用這些字句試着安慰
(示意圖/Pixabay)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臺灣社會對女性是否生子這件事依然頗爲在意。不少臺灣女生大概從戀愛一路到婚禮,都不乏長輩關切何時生小孩。更不公平的是,一對夫婦若長年不孕,「生不出來」的問題往往也會先怪到女生頭上。許多人會試着想要安慰生育不順的女性,但有些話語卻形同二次傷害。洛杉磯執業牙醫師、作家Dr.Phoebe在《美國女子學》一書中,點出她們的心聲。以下爲重點書摘:
在臺灣社會,面子非常重要,爲了不讓父母或家族丟臉,我們從小就被教導把光鮮亮麗的那面呈現給他人,把負面、不堪的、令人難過的事往肚子裡吞。美術不好?我會跟阿姨說你的數學考滿分。數學不好?我會告訴舅舅你的作文被登在校刊上。
一直到長大,不孕、流產、產後憂鬱症等諸如此類不光彩或難以啓齒的話題,大都會被其他家族成員在背地裡偷偷議論,在當事人面前卻必須裝出若無其事的模樣。於是女性在面對這些生命中的難題時大都選擇隱忍,把承擔和堅強畫上等號,即便痛苦萬分也要強顏歡笑,畢竟,沒人想聽自己的辛酸血淚。
不孕、高齡產婦,已是世界問題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的數據,大約有十二到十三%的人口有不孕症問題,其中包括想懷孕卻沒懷上、或懷孕卻沒能保住胚胎,導致流產而無法受孕的女性。這些不孕症的人,有三分之一是因爲女性生理的原因、三分之一是因爲男性生理的原因,三分之一則是因爲共同原因又或者找不出原因。但是,實際和不孕症對抗的人口遠高於上述數據,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或願意承認問題並就醫,不論臺美兩地,都是如此。
內心煎熬,還要承受外界壓力
我和不孕症對抗的五年中,更懂得「生不出來」四個字背後,有多少辛酸血淚。親友仍有不少人不願意和我談及這個話題,有些怕我受傷或感到丟臉,有些覺得難以啓齒,有些則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甚至有長輩直截了當的告訴我不要跟別人說。還有一位長輩則在和他人談及我時,把我塑造成女強人形象,說我和C是重事業的年輕人,還沒準備生小孩,用這樣的藉口來掩蓋我生不出小孩的事實。
至於那些願意和我直說的親友們,大多也只能說一些好意關心、但毫無幫助的廢話,比如:
「你應該試試看○○××(以下請自行放入各種沒醫學根據的偏方),隔壁的小美試了有效,你也該試一試。」
「你一定是沒有用用看這種體位,你的姑姑當年就是用了這招,才生男孩的。」
「至少你沒有在第二週期時才流產(然後開始敘述某太太的恐怖流產故事)。」
「至少你沒有金錢壓力。」
「至少你還年輕。」
「至少你的公婆沒給你太大壓力。」
這些多而又多的「至少」看似是爲你好,卻彷彿在告訴你,身爲一個女人,無法順利受孕,連難過的權利都沒有,必須抓着這些「至少」,在他人面前故作堅強。
J君年過四十,爲了替女兒生一個弟弟或妹妹作伴,和老公算排卵期做功課,卻屢次流產;M女是工作表現傑出的女強人,因工作壓力流產兩次,其中一次還發生在出差途中;B媽是三個孩子的媽,但在第三個孩子前曾懷過死胎,讓她陷入憂鬱症,到現在仍不時復發;C媽因產後憂鬱症,看了一整年的心理醫師,吃了一整年的藥;H媽在懷孕四個月後發現寶寶沒了心跳,必須引產。這些故事不是曬恩愛、曬旅遊、曬小孩,因此都不會出現在臉書塗鴉牆上,反倒讓女人在面對這些時更感孤寂。
同路人的理解與鼓勵,是最大慰藉
Q媽是我在矽谷天龍國的一位亞裔病人,在科技公司上班,有兩個可愛的雙胞胎女兒,堪稱人生勝利組。我一邊幫她洗牙,一邊問她小孩多大了,帶雙胞胎是否很辛苦?她們家是不是有雙胞胎的基因遺傳?Q媽這才告訴我,她們家沒有雙胞胎基因遺傳,女兒是做試管得來的。她長年不孕,光是試管嬰兒就做了四回合。每一回合都是心理和生理的煎熬。做到最後一次,她幾乎要放棄,決定如果再失敗就要放下工作,放自己長假去環遊世界。但也是在那一次,上天垂憐,她順利懷上女兒,懷孕生產的過程雖說辛苦,但她甘之如飴。
聽完她的故事,我告訴她自己也在做試管,她的心情我懂,她的煎熬我理解。我爲她的成功真心感到開心。Q媽開始和我分享其中的心路歷程,幫她洗完牙後,她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告訴我:「醫生,妳也可以的!妳要加油,祝妳好運。」簡單的幾句話,卻讓我紅了眼眶。
有時我們需要聽到的,不是什麼懷孕偏方或秘笈,更多時候,只需要他人的無條件支持和鼓勵。
我懷上樹寶後,教會朋友鼓勵我分享心路歷程,好讓更多女人能得到幫助。光是擬稿子的過程就讓我哭了三大回合,並不是因爲我的故事有多悲催,而是那心裡的傷口太疼太痛,輕輕聊到都會讓我淚流滿面。我站在講臺上,一字一句,用顫抖的聲音講述我的不孕症故事、走過憂鬱症的時光、以及流產的經歷,把我最私密也最不堪的一面分享出來。
那並不容易,畢竟我是個注重隱私的人,但分享完後,我感受到人生前所未有的自由。我也收到不少人妻的正面迴應,大多都是素昧平生,從沒有講過話的教友,她們說,聽到我的故事給了她們希望,讓她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打破面子假象的方法,就是徹底擁抱真實。這不意味着你該隨便和陌生人分享心底故事,更不代表你必須和全家族分享你的驗孕棒結果。而是在對的場合、和你所信任的對象,把你的故事勇敢說出來。當我們願意打開自己時,就會發現,我們不是唯一暗自垂淚的人,而和這些生命中的劇痛搏鬥的每一位女人,都是勇敢的鬥士。
We are all in this together.(編輯樑惠明)
(圖/時報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