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線‧上-Z世代面對首個熊市挑戰

2020、2021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各國政府爲救經濟,紛紛祭出資金寬鬆政策,全球股市因而陷入瘋狂,多頭行情持續延燒,也使得原先面臨「高齡化」的臺股,逐漸注入年輕人流,甚至連臺股今年前四月回檔近9%,30歲以下年輕投資人仍勇敢「帶着鋼盔」向「錢」衝。

不過,「投資人的最大風險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隨資金熱潮退卻,不少「股市小白」也開始面臨套牢風險,一如先前投資專家擔心的,前兩年大多頭行情所造就的成功經驗,轉瞬成了「最沉重的包袱」,當空頭洪水來了,「少年股神」多忘了如何躲避。

不少新進投資人篤信股票就是「一張不賣,奇蹟自來」的產物,「持續攤平」、「高槓杆操作」、「不善設停損點」成了致命傷;另外,一味地將資金投入股市、盼能「一步登天」,看在專家眼中也是極度危險的行爲。

先前與受訪者談話過程,她也強調,小資族要懂得「投資自己」,建議月薪低於5萬元的小資族,應將投資帳戶大部分資金拿來「投資自己」,當在擅長領域能力提升,才能拉高本業收入,而非一味盲目地將手頭上不多的資金全數投入股市。

事實上,2009年時值金融海嘯、全球經濟大衰退末期之際,股神巴菲特就曾說過,「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股市小白就先以此勉勵自己,再從長計議投資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