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空污排放大減55%? 陳冠安:傑克 這太神奇了

陳冠安。(黃福其攝)

陳冠安臉書發文。(摘自陳冠安臉書)

國民黨青年部主任陳冠安今在臉書以「蔡英文才不是減空污總統,圖卡只能騙人不能贏民心爲題發文說,近來關於環境能源議題討論度非常的高,連在政治攻防退居二線的蔡英文總統,竟然都跳進戰場,稱自己任內中火減煤610萬噸,然而旋即遭到各方打臉,指出610 萬噸裡有6成是在盧秀燕市長任內,且臺中市管制生煤條例還遭到行政院宣告部分無效,甚至全國的用煤量是增加的。

他說,眼見中火議題失利民進黨便發了一篇臉文護航,轉而談能源佔比調整與臺電空污排放量減少55%的改善成果,認爲蔡英文是減空污總統,不再談中火減煤議題。蘇貞昌甚至表明蔡政府時期的臺電火力電廠空污排放量只有馬政府的一半。

「火力增加,綠能牛步空污能減一半?」陳冠安說,他先再次打臉民進黨所謂的能源佔比調整。根據能源局資料,從蔡政府上臺前的 2015年到2020年,全國火力發電比例是從80.64%增加到82.23%,2017 年甚至還出現將近86%的可怕數據;而綠營念茲在茲的再生能源,從 2016年到2020年,只從4.82%成長到5.4%,增幅僅0.58%。如果單看臺電數據,從2016年到2020年,在全國發電結構佔比裡,再生能源的比例竟然是從2.67%減少到1.42%;燃煤則從24.71%增加到25.07%。

從此來看,無論是全國發電結構不到0.6%的再生能源比例成長,或臺電再生能源佔全國發電比減少,而燃煤比重增加,能讓空污排放減少 55%的說法,都顯得相當荒唐。也就是說,民進黨所謂「逐步調整能源佔比,空污排放大減55%」的說法,仍需要進一步的科學證據,來連結兩者,告訴大衆,這神奇的傑克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一比全國空污排放量,蔡政府就漏氣。」陳冠安說,至於臺電空污排放量大減55%的說法,其實也是魔鬼藏在細節的詮釋方式,因爲臺電雖大,但電力業只是污染源類別之一,作爲總統、作爲執政黨格局並不應只放在管控單一國營事業的空污排放,而應重視的是全國的數據。

事實上,根據環保署空保處的「全國空氣污染物排放量清冊資訊系統」,如果將列表裡的十種空氣污染物種,包括TSP、PM10、PM.5、SOx 、NOx、THC、NMHC、CO、Pb和NH3,從有數據以來的2002年到2021年( 預估值)來看,很清楚的,扁政府時期纔是空污最嚴重的時期,而馬政府則是空污排放量減少的高峰期,蔡政府雖有所減少,但平均年減幅僅馬時期的34.5%。也就是說,蘇貞昌比臺電不比全國的說法錯得離譜,因爲蔡政府全國空污排放量減幅只有馬政府的三分之一。

陳冠安說,以絕對值來看,2002年的空污總排放量是464萬7238公噸、2007年是 403萬2323公噸、2015年是309萬6288公噸、2020年和預估的2021年則分別爲285萬0234和285萬4055公噸。也就是說,扁政府時期平均年減幅爲10萬2485公噸、馬政府則爲11萬7004公噸、蔡政府僅爲4萬0372 公噸。

他說,從環保署空保處的預估來看,蔡政府2021年的空污排放將比 2020年來得高,中斷空污排放連續減少7年的紀錄,這還真看不出蔡英文是民進黨臉文所說的「減空污總統」。

話術只能騙人,無法贏得民心。」陳冠安強調,民進黨這次的論調,其實仍然還是和此前只談中火減煤而不提全國用煤量增加一樣,欲蓋彌彰。這些選擇性的數據,固然可以製成圖卡,文過飾非,但與此同時,傷及的卻是人民的健康,這絕非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當做的事。無論如何,政治攻防都不應凌駕於人民福祉,話術可以騙人,卻終究贏得不了民心。臺灣需要的是會做事的政府,而不是會作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