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中架構的三大缺憾
楊海峰 5月27日,施明德等七位藍綠人士提出「大一中架構」,意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上共組一個不完整的國際法人,取代已被部份人士窄化、僵化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中原則」。儘管各方對這一主張被兩岸接受不持樂觀,但在美麗的模糊下,「大一中架構」爲兩岸當前破解僵持的政治難題提供了無限的想像空間。只要在此基礎上善加改進和昇華,「大一中架構」可以成爲兩岸紅藍綠三方和解的共贏方案。處理兩岸五原則宣言如下:一、尊重現狀,不片面改變現狀。
二、現狀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49年起,即已並存於世。而且雙方政府已從「交戰政府」轉爲「分治政府」。
三、「一中原則」已被部份人士窄化、僵化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名詞;既無法呈現兩岸現狀,也愈來愈難被中華民國2300萬人民所接受。建議用「大一中架構」取代,才能符合現狀,邁向和解之路。
四、「大一中架構」,意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上共組一個不完整的國際法人,以共識決處理雙方關切事務,做爲兩岸現階段的過渡方案。
五、在「大一中架構」之下雙方,應消除敵對,共同維護本地區之和平與安全。雙方承諾互不使用武力,且不得與任何國家簽定不利於另一方的軍事攻防協定;雙方均享有參加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以及與其他國家建立正常關係的原則。「大一中架構」已經融合了多位藍綠人士的意見, 我現從一個大陸人的視角,對上述五原則進行剖析,指出三大缺憾,並提出個人的改進意見。1、 沒有顧及大陸追求和平統一的訴求。
臺灣同胞都應明白,大陸對臺政策是以追求兩岸和平統一爲目標,並且不會因爲臺灣意志而動搖。原則二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現狀定位爲「分治政府」,同時施先生強調「大一中架構」是「套餐,不能單點」。爲了早日與臺灣展開政治談判,大陸尊重兩岸政治現狀,承認臺灣爲「分治政府」是必然的,而且已經稱呼王鬱琦「主委」。原則一設定「不片面改變現狀」,大陸承認臺灣治權,就是爲了與臺灣展開政治對話,而大陸在與臺灣政治談判中一定會追求和平統一,大陸追求和平統一算不算片面改變現狀?在兩岸綜合實力日益懸殊和大陸堅定反對臺獨、追求和平統一的當下,臺獨勢力已經無力改變兩岸現狀,能夠改變兩岸現狀的只有大陸,「不片面改變現狀」針對性太強,而且過於僵化。即便作爲一個過渡方案,也應是前瞻的,動態的,漸進的,要符合當事各方願景,不能讓任何一方感到自束手腳。建議將把原則一修改爲「尊重現狀,不以脅迫方式改變現狀」。隱含的意思是,大陸可以追求和平統一,但一定要以臺灣願意接受的方式;臺灣不接受時,大陸不能以經濟、軍事等手段脅迫臺灣就範。這樣修改,既不排斥大陸追求和平統一的努力,又能制約大陸追求統一的方式。2、「大一中架構」過於虛擬化、模糊化,作爲一項議題引發大家討論是智慧之舉,但難以形成政策,同時沒能兼顧大陸人民當家作主的意願。「大一中架構」既然是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上共組一個不完整的國際法人,就應該由兩岸各政黨和各界代表人士共同參與,設立一個亞權力機構。可以參照民進黨前主席許進良關於設立大中國議會的設想,在「大一中架構」下設立「大一中議會」,以共識決處理雙方關切事務,然後分別由兩岸公權力部門執行。這樣,主張臺獨和其他政見的可以把「大一中議會」當作維護自身權益的平臺,主張統一的可以把「大一中議會」當作未來統一中國議會的雛形,各取所需。
原則三提到「中華民國2300萬人民」,「臺灣未來的前途由2300萬臺灣人來決定」已經成爲當前藍綠的共識。「大一中架構」是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上共組一個不完整的國際法人,同是「大一中架構」下的公民,未來就不能只顧及中華民國2300萬人民的意願,而不顧及中華人民共和國13億4000萬人民的意願。施先生在「我們的呼籲」記者會上公開說:「現在臺灣人認清這個事實,臺灣人每一個絕對都是臺獨份子」。作爲同是「大一中架構」下的大陸同胞,我們可以尊重和包容臺灣同胞的各種不同政見,但2300萬臺灣同胞也不能無視和排斥13億4000萬大陸同胞的統一訴求。建議將原則四增改爲:「大一中架構」,意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上共組一個不完整的國際法人。在「大一中架構」下,先設立「大一中議會」,以共識決處理雙方關切事務,做爲兩岸現階段的過渡方案。兩岸未來的前途,要由兩岸人民共同決定。這樣,既能兼顧大多數主張兩岸統一的大陸人民的意願,又能推動大陸進行政治民主改革。3、「大一中架構」沒與「一國兩制」相連接。大陸的「一國兩制」,雖然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但已經在香港和澳門取到成功實踐,也是對臺的重要政策。任何不接受「一國兩制」的主張要想得到大陸的認可與接受都是不現實的。事實上,兩岸目前實行的就是「兩制」,「兩制」並沒有什麼問題,臺灣人民反對的只是「一國」,準確地說是反對「一箇中華人民共和國」,連累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框架下「一國兩制」。如今有了「大一中架構」,在「大一中架構」下實行「兩制」,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實現資本主義制度,臺灣還有什麼理由反對呢?至於原則五中的「雙方均享有參加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以及與其他國家建立正常關係的原則」,類似的主張都是大陸強烈反對的,實踐已經證明是行不通的。建議將原則五修改爲:在「大一中架構」之下雙方,應消除敵對,共同維護本地區之和平與安全。雙方承諾互不使用武力,且不得與任何國家簽定不利於另一方的軍事攻防協定;雙方繼續實行兩種社會制度,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實現資本主義制度,通過交流與融合,尋求兩岸人民和平共贏之道。
改進後的「大一中架構」五原則,完整表述如下:一、尊重現狀,不以脅迫方式改變現狀。
二、現狀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49年起,即已並存於世。而且雙方政府已從「交戰政府」轉爲「分治政府」。
三、「一中原則」已被部份人士窄化、僵化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名詞;既無法呈現兩岸現狀,也愈來愈難被中華民國2300萬人民所接受。建議用「大一中架構」取代,才能符合現狀,邁向和解之路。
四、「大一中架構」,意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上共組一個不完整的國際法人;在「大一中架構」下,先設立「大一中議會」,以共識決處理雙方關切事務,做爲兩岸現階段的過渡方案。兩岸未來的前途,要由兩岸人民共同決定。
五、在「大一中架構」之下雙方,應消除敵對,共同維護本地區之和平與安全。雙方承諾互不使用武力,且不得與任何國家簽定不利於另一方的軍事攻防協定;雙方繼續實行兩種社會制度,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實現資本主義制度,通過交流與融合,尋求兩岸人民和平共贏之道。 通過與施明德版的五原則對比,彌補三大缺憾後,楊海峰版的新「大一中架構」被各方接受、尤其被大陸接受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
●作者楊海峰,大陸民間學者。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