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出行衝擊港股IPO,三年虧掉70億,等着上市“續命”?

文|翠鳥資本

“汽車狂人”李書福的新能源帝國,或再添一猛將。

近日,背靠吉利集團的網約車平臺曹操出行,再次更新招股書,向港交所IPO發起了最後的衝刺。如果順利上市,這將會是李書福的第10個IPO。

曹操出行,這個名字本身就帶着一股武俠氣息,似乎暗示着吉利要在出行領域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但據其招股書披露,曹操出行在2021-2023年期間,累計虧損近70億元,至今未盈利。這一數字不僅揭示了公司在盈利能力上的嚴重不足,也給其上市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曹操出行的壓力,不僅在於虧損,還面臨合規問題。海量罰單成爲曹操出行的常態無疑又給本就艱難的IPO之路潑一盆冷水。

如今,同行中嘀嗒出行和如祺出行,早已經分別在今年6月、7月相繼上市,落後一步的曹操出行,是否能夠借IPO拯救危局?

01

三年鉅虧70億

曹操出行爲吉利集團孵化,主要採用B2C模式。這種模式的好處在於,一方面可以爲吉利集團消化庫存車,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出行服務水平。

然而,隨着業務規模不斷擴大,曹操出行經營業績卻陷入了“營收增長,淨利爲負”的窘境。

招股書顯示,自2021-2023年,曹操出行的營收雖然持續增長,分別達到71.53億元、76.31億元和106.68億元,但其虧損額卻令人咋舌,其年度虧損分別爲30.07億元、20.07億元、19.81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近70億元。

究其原因,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網約車平臺陷入同質化競爭,企業運營成本居高不下。近些年曹操出行爲了吸引用戶,只能不斷加大補貼力度,導致其營銷支出不斷攀升,拖壓了盈利。

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曹操出行銷售成本分別爲88.99億元、79.70億元、100.52億元,佔同期收入的比例高達124.4%、104.4%和94.2%,3年累計達269.31億元。其中,高額的銷售成本便是源自龐大的司機隊伍。

與此同時,隨着網約車行業監管趨嚴,網約車行業的司機、服務、車型的管理走向規範化,也成爲大勢所趨。而隨着滴滴等頭部網約車平臺轉型爲聚合平臺,聚合平臺的模式也逐漸成爲主流。

此背景下,曹操出行同樣選擇抱緊聚合出行的平臺的大腿,並實現了不菲的增長。2021-2023年,曹操出行自聚合平臺收到訂單的GTV分別爲39億元、44億元和89億元,分別佔到同期總GTV的43.8%、49.9%和73.2%。

但是,聚合出行平臺的流量也是需要付費的。

招股書中,曹操出行稱,主要是由於向第三方聚合平臺支付的佣金,由2022年的3.22億元增加107.4%至2023年的6.67億元。其中坦言道:“依賴第三方聚合平臺處理大量訂單”。

俗話說:成也蕭何敗蕭何。

網約車聚合平臺的出現,讓曹操出行“吃到了”訂單層面的紅利。但如果曹操出行與第三方聚合平臺的合作中斷,會不會造成可服務的訂單數量出現大幅減少?曹操出行能否及時找到替代的聚合平臺避免經營受到影響呢?

另一方面,重資產運營也拉垮了曹操出行的盈利能力。

相較於嘀嗒的C2C模式、滴滴的S2B2C模式,曹操出行具有更強的平臺掌控能力,同時定製車配備腰託、座椅加熱、座椅通風等功能,可以讓服務質量有更高優勢,但平臺定製車輛意味着平臺需要同時承擔車輛定製成本、保險維修成本、折舊成本等等。

截至2023年末,曹操出行擁有一支約3.1萬輛定製車的車隊,成爲網約車平臺中最大的定製車車隊,但這種重資產模式也讓其面臨着運營成本高企。

招股書顯示,2023年曹操出行非流動資產中自有車輛價值累計達24.69億元,較2021年的21.66億元增長了3億元。

此外,報告期內曹操出行就採購汽車向吉利集團及相關方支付的購買金額分別爲2.56億、13.23億及17.7億元,三年合計約33億元。

定製車差異化路線使得曹操出行在車輛方面的成本支出大增,進而導致其整體毛利率很低,2023年剛錄得正毛利率5.8%。

在虧損與重資產的雙重壓力下,曹操出行的資金鍊也日趨緊張。

截至今年2月末,其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8.99億元,同期短期借款高達51.76億元,資金缺口爲42.77億元。更爲緊迫的是,曹操出行還面臨着三筆近7億元的債務急需償還,其中最近一筆的還款期僅剩3個月。

急需現金流之際,或許正是曹操出行選擇IPO的原因所在。

02

合規問題突出

對於曹操出行衝擊IPO,在盈利能力之外,還有一種擔憂,那就是在網約車行業的監管政策不斷收緊之時,曹操出行還面臨着合規問題。

近年來,“人無資格車無證”,對於曹操出行來說絕非個別現象。

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曹操出行分別有23.09萬輛、21.62萬輛、30.73萬輛汽車接受了曹操出行品牌的訂單,其中5.31萬輛、3.42萬輛、4.82萬輛汽車尚未取得運輸證,分別佔車輛總數的23%、15.8%及15.7%。

同期,分別有23萬名、21.35萬名及30.51萬名司機接受了曹操出行品牌的訂單,其中6.21萬名、3.84萬名及4.79萬名司機尚未取得網約車駕駛許可證,分別佔司機總數的27%、18%及15.7%。

另外,曹操出行的消費者投訴,也是懸在其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今年5月底,一位女乘客通過聚合出行平臺打車回家,接單方爲曹操出行。

這位女乘客途中睡着,醒來後發現司機在後座親吻她,當即報警,同時向平臺發起投訴,該事件也因爲媒體報道而受到廣泛關注。

據瞭解,最終曹操出行對該司機進行了封號處理。但值得注意的是,警方在調查過程中表示,由於司機上後座前就已結束了行程訂單,行程錄音也隨之結束,所以行程結束後司機有無叫醒行爲沒有錄音佐證,小區監控也拍不到司機在車內的行爲,需要調取行車記錄儀作爲證據。 但經後續溝通,平臺方對她表示,該車是加盟車,即社會車輛,沒有行車記錄儀。曹操出行司機是否猥褻,因爲各種原因難以取證。

由此也暴露出,曹操出行在監管司機行爲等過程中,或許存在明顯漏洞。

據交通運輸部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統計,截至2024年上半年,曹操出行的訂單合規率爲85.2%,在前十大網約車平臺中排名倒數第三。具體來看,曹操出行的車輛合規率爲91.3%,司機合規率爲89.3%。這意味着,每10輛曹操網約車中就有一輛屬於違規運營。

網約車公司合規性是企業盈利的關鍵之一。曹操出行也在招股書中坦誠稱,如果平臺司機或車輛未能獲得並保持提供網約車服務所需的執照或許可證,其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平臺可能會受到行政處罰,包括責令改正並處以罰款,或可能責令暫停、終止或大幅削減運營。

如果曹操出行的網約車合規問題無法徹底解決,那麼,大概率會嚴重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水平。

03

名不副實的“行業前三”

作爲吉利集團孵化的企業,曹操出行專注定製車及車服解決方案。按總交易價值(GTV)計算,2021-2023年曹操出行位居國內網約車平臺前三名。

但尷尬的是,這個第三名的含金量並不高。

以2023年爲例,滴滴總營收1924億元,曹操出行的收入僅爲滴滴的5.5%;滴滴淨利潤5.4億元,曹操出行則虧損19.81億元。

很明顯,曹操出行與滴滴的體量還差得很遠。

如今,網約車行業在經過初期的野蠻生長後,正面臨着增長的雙重困境。一方面,市場增速放緩,用戶規模趨於飽和。另一方面,行業內以滴滴爲主的一超多強格局已經形成,新進入者難以撼動現有壁壘。

在由增量競爭轉向存量競爭網約車的“下半場”,想要講出新的資本故事,曹操出行把目光投向了有無限可能的賽道——Robotaxi。

汽車諮詢服務機構IHS預測,到2030年中國共享出行市場規模將達2.25萬億元,其中Robotaxi佔比將達60%,規模將達1.3萬億元。

曹操出行在招股書中表示,一部分募資用於投資自動駕駛,將與吉利集團合作部署前裝量產的L4級自動駕駛車輛,且正與業務合作伙伴啓動無人出租車計劃。

此前,曹操出行CEO龔昕透露了曹操出行未來五年的Robotaxi戰略規劃:兩年內推出完全定製化Robotaxi車型;同時,結合9年來積累的出行運營經驗,曹操出行將構建覆蓋全場景的自動化運營系統,應用將於2025年上線,2026年正式開放。

押注Robotaxi求突破未來固然很美好,但從Robotaxi起步相對較早的海外市場來看,Robotaxi在落地問題中也面臨着大量新問題需持續解決。而且,隨着L3級別以上的高階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曹操出行還將面臨更多競爭對手。這些不確定因素,都將爲其佈局增添變數。

如何走向未來,這可能還需要曹操出行好好思考。

※此文爲翠鳥資本原創文章,未獲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