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八百里洞庭,到底是如何自廢武功?把自己玩成“一條河”!

萬里長江涌出三峽後,荊江水系難以承受汛期如此巨大的水量。於是,如今地勢低平的江漢平原區域,慢慢演變出了一大片滯留水域。

在先秦時期,富有詩意的古人將這片遼闊的水域稱爲“雲夢澤”,雲夢澤是一個含納衆多水域的湖泊羣,隨着長江泥沙在雲夢澤的不斷淤積。

到了唐宋時期,雲夢澤最終成爲了一片肥沃的平原,那就是江漢平原。在如今的江漢平原上,地勢凹陷處仍然遺留有云夢澤的痕跡。

但是長江滯留的問題依然沒能有效解決,荊江北岸已經堆積起廣袤的江漢平原,所以長江只能在汛期轉而向荊江南岸傾瀉。這時的洞庭湖就迎來了一個鼎盛時期,“八百里洞庭”的說法也由此而來。

到了明末清初的時候,洞庭湖的湖盆發生沉降,湖面也在水平方向上向西方和南邊擴張,這時候的洞庭湖面積有足足6000平方公里。

可是洞庭湖卻沒能延續輝煌,從清朝末年以後,洞庭湖的面積和容量就呈現出了下降的趨勢。

在歷史上,洞庭湖是我國五大湖之首,是潤澤千年、哺育無數生命的農耕文明發祥地,是司馬遷口中”稻飯羹魚“的魚米之鄉。不僅如此,洞庭湖在吞吐調蓄長江水量,保護一方平安上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如今,洞庭湖在非汛期時,從衛星俯拍的照片中看卻像是一條不起眼的河,再也沒有了往日碧波盪漾的輝煌氣象。那麼洞庭湖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演變,竟讓其成爲了現在這個樣子?

洞庭湖的萎縮

在清朝末年,西洞庭湖的在西北方向上承受了來自四條水系的泥沙淤積,這導致西洞庭湖的面積減少了三分之一。不僅如此,東洞庭湖也承載了藕池河東支的泥沙沉積。

隨着時間的推移,到了新中國成立時,洞庭湖的面積就已經萎縮到了只有4000多平方公里,照鼎盛時的6000多平方公里減少了三分之一,就此,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的威名不再是洞庭湖,而變成了仍然保有5000多平方公里水域面積的鄱陽湖了。

1952年和1954年,因爲洞庭湖的面積萎縮,導致其調洪蓄洪能力下降,三年裡洞庭湖發生了兩次水災。

爲了提高洞庭湖在抗風險時的作用表現,洞庭湖區發展了一些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工程,這也就意味着需要佔用一部分湖區面積。

1959年開始的三年自然災害,導致我國經歷了糧食短缺的艱苦階段。所以之後國家就非常重視糧食儲備方面的工作,大規模的圍湖造田被提上日程,導致洞庭湖的內湖數量不斷增加,洞庭湖很難再作爲一個龐大的整體生態體系發揮作用。

其實洞庭湖地區的圍湖造田並不是建國後纔開始的,而是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湖廣熟,天下足”這個說法也從側面印證了洞庭湖區到了明清已經儼然名副其實的全國產糧中心。

在清朝康熙時期,洞庭湖區的圍湖造田運動甚至達到了近乎瘋狂的地步。康熙年間大力鼓勵開發垸田,政府撥款六萬兩白銀作爲補助開發的專項資金,還免除了部分新增垸田的賦稅。

史料記載,當時的十幾年間,但凡是人力能夠達到的地勢稍高之地,都會被圍築成田,用當時的話說,大有“與水爭地之勢”。

洞庭湖如今的命運是大量人爲造田運動和泥沙自然擁堵所造成的,其中人爲因素是主要因素。那麼對於遏制洞庭湖快速萎縮的情況,我們能做出哪些努力呢?

對洞庭湖的治理

在南宋時期,南宋政府就逐漸對圍湖墾殖採取限制或禁止措施。到了清朝,時人已能夠清楚的認識到圍湖造田可能帶來的水災隱患,但礙於圍湖造田所帶來的巨大糧食收益,在以農業爲中心的當時還是選擇冒這個風險。直到水患達到了帶來較爲嚴重的後果時,統治者纔對圍湖墾殖做出了一定禁止。

到了現代,隨着水利工程的大量建設,國家對於長江的汛期調控能力增強和農業在產業中的地位也相對降低,對於洞庭湖來說,更加希望突出其作爲一個生態系統應該發揮的作用,所以近些年來,針對洞庭湖地區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我國提出了一系列政策。

對於洞庭湖的總用水量要加以控制。對於這方面,要從節水上下功夫,比如推進農業結構轉型優化,改進原有的灌溉模式。在洞庭湖周邊的城市推廣節水傢俱,推廣使用淨化雨水等。

還要加強對於湖區周邊的環境治理,對於污水排放,不符合規定的化肥使用上嚴加限制。

也要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對那些爲了保護環境和經營成本上升的相關企業提供一定的補償,鼓勵爲洞庭湖的生態治理做出榜樣。

同樣還可以建立溼地自然保護區,能夠有效的提升當地的生物多樣性,也能在當地氣候調節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最重要是有針對性逐步推進退湖還田。畢竟“解鈴還須繫鈴人”,洞庭湖的快速萎縮究其原因還是大面積的圍湖造田。

儘管對於目前來說,洞庭湖的全面退田還湖難度較大,但是可以久久爲功,畢竟生態治理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需要幾代人的關注投入和努力。

同時要對洞庭湖區進行泥沙清淤治理,提升洞庭湖的泄洪蓄洪能力。當然,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相信未來國家有足夠精力解決洞庭湖問題時,洞庭湖一定會再一次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