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邊論戰-稀有資源 產業的維他命

近年因爲開發中國家發展迅速,對於資源需求大增,造成國際間各項物資價格居高不下。首當其衝的就是民生物資,奶粉砂糖黃豆等價格持續飆漲,其次是基礎原物料金屬礦物,又以貴金屬和稀有資源(包含稀有金屬稀土)最受矚目。

回顧過往科技發展進程,在20世紀初,當時汽車一般約需使用5種原材料,包括木材、橡膠、鋼鐵玻璃黃銅,而今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ies)的研究報告,一輛普通汽車的各種零件中,可能包含多達39種以上不同的礦物材料。

1980年代時,製造一臺電腦需採用12種原材料,至今卻須要超過60種以上的原材料纔可以完成,顯見材料技術的進步與金屬資源運用複雜性

其實早在1950年代開始,人們就將稀有金屬運用於鋼鐵、石油的催化裂解、玻璃陶瓷脫色着色等方面;到了1960到1970年代,具稀有金屬成分的彩色螢光粉、釤鈷永久磁鐵(SmCo)等的使用與發明,讓彩色電視機影像更爲豔麗動人,家電用品也使生活更輕鬆與便利;1980年代釹鐵硼(Nd-Fe-B)永磁磁鐵與釔鋇銅氧高Tc超導體相繼發明,更凸顯稀有金屬在高科技領域的地位。

今日稀有物質,是製造高價元件數位家電與電動汽車等新興產業不可或缺的材料,像是用於半導體的鎳、電容器與相機鏡頭中的鉭、觸控面板中的銦、鋰電池電極的鈷、電動車馬達醫療設備MRI中使用永磁性磁鐵的釹等;其他特殊用途,如航太機具零件、軍事武器、雷射核能工業等,都可看見稀有資源。

此外,自2008年爆發雷曼兄弟事件以來,各國政府爲因應金融危機,紛紛推出大型公共建設與投資計劃,採用提振內需市場的方式帶動經濟復甦,積極發展「交通(含高鐵綠色車輛)」、「環境(含減排、水處理)」、「能源(含節能、綠能)」與「網通(含智慧城市、數位匯流等)」等4大領域,加上氣候變遷的問題惡化,全球掀起一股綠色經濟革命風潮,這些新建設、新設備與新科技運用,也多仰賴稀有金屬,發揮性能畫龍點睛之效。

以上這些新興科技產品當中,多是運用稀有資源特殊的光、電、磁、熱等物理化學特性,提高原有材料的物理與化學特性,讓產品的品質與性能有所提升。

像是在合金中添加少量的稀有金屬,可提升合金強度及耐腐蝕性等,電動馬達的磁鐵若是加入微量的鏑(Dy),重量可減輕90%,鋱(Tb)則可使燈具省電達80%。

稀有金屬是產品小型化輕量化高性能化,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因而相對於鋼鐵被視爲是「產業的米糧」,點石成金的稀有資源被譬喻爲「產業的維他命」,廣泛地應用於醫療、電腦、電視、手機、照明、陶瓷、永磁體風力發電機觸媒、玻璃、鋼材、照明等領域中,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本文作者分別爲資策會MIC前瞻產業暨地方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顧問兼主任、資深產業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