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大門誰幫農民顧厝?

李武忠

兩岸簽定「服務貿易協議」在國內引發強烈反映。對於整個簽定過程政府部門確有可議之處包括:事前與各產業間的協商溝通不足、對各產業造成的影響評估補救措施缺乏等,尤其談判本就有取有讓纔會成局,問題是根據政府對外說明我國將受惠的產業有金融業、醫療、電子商務、線上遊戲業、環保產業及營建運輸業等;但是對於可能受到影響的產業類別政府緊僅輕描淡寫並未對外明確說明,也沒有具體的補償以及協助產業升級或轉業的措施,讓民衆難以安心。

面對國際貿易自由化浪潮臺灣無可迴避只能勇敢因應。至於國內要開放哪些業務政府相關部門理應事先經過詳細的評估,採分批分階段開放的策略,一來爭取輔導可能受影響產業升級或轉型的時間,二來可以降低對國內弱勢產業的衝擊力度,特別是兩岸關係敏感更能急就章。

此次服貿協議表面上看似對農業生產部份沒有直接影響,但是馬政府有計劃對於中國大陸農產品進口大幅鬆綁以及農業投資領域的不設防,都將會對臺灣農業產生溫水青蛙的效應,不容小覷。「民以食爲天」雖然是一句老話,但是它並沒有因時間、科技、生活習慣等轉變而成爲歷史名詞,農業反而隨着全球人口增加、氣候變遷、耕地消失等因素更彰顯它的重要性。即便先進國家美國、歐盟等也都對其國內農業給予大力的保護與補貼並幫助拓展國外市場,甚至將糧食視爲國家戰略武器,不輕易讓外國介入。像美國有許多州如:愛荷華州密蘇里州、威斯康辛州等即明文禁止外資擁有當地農田;日前中國企業收購全球銷售量最大的豬肉加工廠商-史密斯威爾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就必須先經過美國聯邦政負責評估國家安全風險的委員會審查通過;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也曾說過:「控制了糧食,就控制了人類。」等,農業重要性可見一斑。

反觀我國政府一再強調農業結構要調整,農業要升級,要營造富麗農村,但是實施至今臺灣糧食自給率仍然偏低(僅32﹪),農民專業所得平均每年仍未達20萬元臺幣良田大量流失、產銷失衡年年發生、農村活力漸失,農業生存條件弱化,務農不再有光榮感。政府無法做到「強身固本」,卻急於開大門,不僅將於「自由經濟示範區」內大量引進國外廉價農產品原料加工搶搭國人辛苦建立優質MIT的便車,還透過『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業別項目』以及「服貿協議」等開放大陸商人直接介入國內農產品批發零售倉儲等物流業務,茲事體大。畢竟農產品物流是農產品供應鏈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所獲得的利潤遠高於從事農業第一線生產的農民。

是以日本政府採取鼓勵農林漁業者自身投入加工及販售領域,創造出地區商機及新的產業,讓第一線農民也能分享種苗與品牌服務所創造出的利潤,進而提高農業所得與經營意願,與臺灣政府計劃直接引進外商的做法明顯不同。而爲了消除農民或企業對政策搖擺與政權更迭所造成投資風險的疑慮,日本政府系透過立法予以保障。

反觀,臺灣政府相關部門總是射完箭再劃靶,未與農民團體、農企業、地方政府等事先溝通,也不像韓國政府善用農民的力量在與美國進行自由貿易談判中,爭取到保護最多敏感農產品的國家(約有15%左右的敏感農產品可以享用10年以上的執行期程),大幅降低對農民生計的衝擊。在臺灣人亡政息戲碼一再上演,讓農民無所適從,讓拖垮農業再生的機會。

接下來的貨品貿易談判將會涉及大陸原被列禁止進口830項農產品的解禁事宜,政府事先必須做好詳細評估並與農民做充分溝通,別重蹈服貿協議覆轍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