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爭端臺灣需要總體海洋戰略

李武忠

近日從南海東海北方四島、獨(竹)島及衝之鳥礁等一連串有關主權激烈衝突,透露出新海洋時代的來臨。由於陸上資源日益匱乏,佔地球表面積71%的海洋,遂成爲新一波全球競爭的焦點,「走向海洋」已經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海洋在爲千百萬人提供食物和生計方面亦發揮重要作用。爲此世界各沿海國家紛紛制定新的海洋政策,擴大對海洋的開發與利用,美國和日本更將其列爲國家長期發展策略,並積極介入南海、釣魚臺爭議,試圖在新一輪國際海洋競爭中搶得先機

臺灣四面環海,處亞洲太平洋樞紐海洋資源豐富,明顯具備發展海洋產業的先天優勢,卻長期受到政府忽視。儘管馬總統在競選時曾提出「藍色革命 海洋興國」的口號,承諾要徹底翻轉陸權支配思維,讓臺灣成爲海陸文明薈萃之地。唯當選後卻又不重視海洋迄今仍未訂定具前瞻性以及完整的國家海洋戰略,除了將成立充滿爭議的「海洋委員會」外,看不出有何具體的實踐績效,也看不到臺灣未來的海洋願景

檢視現行臺灣海洋政策與海洋發展確實存在諸多缺失與困境包括:海域劃界紛爭不斷,政府部門未有積極作爲;我國專屬管轄海域與日本、菲律賓、中國等海域多所重疊,對我國海洋開發活動造成嚴重影響主事者習慣於陸域思維,缺乏明確的海洋決策與協調運作機制;海洋事務管理權責分散,缺乏有效整合;過去兼顧國家主權經濟發展的資源共同開發主張(一如日前拋出的東海和平倡議),正面臨新挑戰;海洋建設科技人才及經費嚴重不足,國內對於海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投入經費(約3億元新臺幣)遠低於先進國家(美日均維持在GDP2.6%上下),且學校研發能量未能落實於產業界;海洋產業規劃不當,導致不同用海產業間衝突不斷(如休閒漁業傳統捕撈漁業衝突,自然保育區與傳統漁場爭議;海港航道建設使用紛爭等);海洋環境惡化,生態遭到破壞,漁業資源過度開發,嚴重影響漁民生計等等,牽絆了臺灣向海洋發展的腳步,也讓海洋興國淪爲口號。

海洋這片「藍色國土」是臺灣未來發展的重要資源。以臺灣的外交處境,本就讓其在參與國際海洋事務上顯得窘迫。如今南海、東海海域紛爭再啓,局勢更加詭譎複雜,臺灣亦處於風暴之中,只見政府立場模糊迴應軟弱沒有真正的行動,引發國人不滿。政府固然應該審慎因應,卻不宜過度消極,應主動爭取向國際社會發聲的機會,展現護土的堅定決心。

除了口頭宣示釣魚臺爲我國固有疆域並擁有專屬經濟海域主權外,更需要有新的海洋思維和政策,透過靈活的合縱連橫對外政策,來因應詭譎多變的海上風雲。至於新海洋政策擬定首先需將以往偏頗的觀念,調整爲對整體自然環境的尊重以及兼容幷蓄的「海陸平衡」思維;其次應將海洋經濟發展視爲新經濟引擎,制定出我國海洋產業發展政策,積極開發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海洋石油天然氣、休閒旅遊、高階造船等產業,完善海洋服務體系並將加強海洋科技經費投入及創新研發;還要積極培育高等人才,提高科技對海洋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並加大海洋環境保護投入,保障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及鼓勵民間企業投資海洋經濟相關產業。

臺灣四面環海卻不是親海的民族,對海洋的認知普遍匱乏。未來應向下紮根加強海洋思維的全民教育,深耕海洋文化,喚醒國人海洋意識,才能因應新海洋時代的來臨。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