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紀行】跟着電影去旅行 軍艦島上看見的不只宋仲基

圖文/鏡週刊

常在看電影的同時,對場景心生嚮往,又或者是因爲喜愛電影而對電影發生的場景產生移情作用,無論何者是果、何者爲因,跟着電影去旅行,已經是一種潮流。這回我造訪的是最新爆紅的電影場景:2017年中旬上映的韓國電影《軍艦島》的背景所在,位在日本長崎外海的「端島」。

先說明背景,由韓國導演柳承完執導、黃晸玟、蘇志燮宋仲基主演的電影《軍艦島》,描述的是二次大戰末期,韓國人被誘騙到島上強制勞動血淚故事,在日韓2國對這段歷史各執一詞的情況下,韓國製片方自然無法實際登上端島取景,而是派人探勘現場後,依照島上建築,另外搭實景拍攝。

電影公開之後,激起許多關於戰爭歷史的討論聲浪,中、日、韓都加入戰局,加上主角之一的宋仲基宣佈與宋慧喬結婚,連帶炒熱這部電影的聲勢,在臺灣也創下超過新臺幣6,000萬的票房。爭論越激烈,軍艦島便越受矚目,在在都讓此地成爲最新爆紅的電影景點,吸引各地影迷爭相登島朝聖

其實在韓片《軍艦島》之前,端島早已是戲劇取景的寵兒,電影《進擊的巨人》及《007 SKYFALL》的末日廢墟場景,都是在軍艦島實地拍攝。

旅行最怕遇到陰雨天,唯獨登軍艦島這天例外。從長崎常盤港登船,往舊名「端島」的軍艦島出發,航行17.5公里、40分鐘船程之後,周身泛着陰沉氣氛的島嶼便近在眼前,是了,這就是我從電影中得來的軍艦島印象。

船長貼心地繞島一週,讓大家把軍艦島東西南北景觀都收入鏡頭中,又開到最適合取全景的地方停泊,隔一會兒又原地迴轉,務必讓船舷左右側的人都能拍到照片,非常貼心。等大家拍夠了,才緩緩往碼頭開去準備登島。

這個在2015年成功登錄爲世界文化遺產、2009年首度開放登陸的小島,上岸規矩很多,只能跟着隊伍走,限制在規定區域內移動,不能走進警戒線,不能遺留物品在島上,爲防萬一,連雨傘都不能帶上岸,下雨了只能穿雨衣

之所以如此警戒森嚴,是因爲這裡從明治時代發現海底煤礦,而獲得填海造陸的「殊榮」,又爲了容納大量人口,成爲日本首個鋼筋混凝土集合住宅所在,如今身份複雜,日本人視之爲「明治日本的產業革命遺產」,韓國人看作是二次大戰時朝鮮人被強迫勞動的恥辱之地。

如今的軍艦島畢竟是日本人的地盤,從上船便開始播放的紀錄片,全都在述說日本人對工業革命的驕傲,可無論過去多麼風光,也敵不過時代巨輪碾壓,實際登島看到這些被海風大浪侵蝕的殘破建築,便會發現,過往一切早已化作荒煙蔓草,淹沒在廢墟之中,倒不如成爲藝術創作者的靈感泉源,畢竟留在想像中的,纔是最美好。

更多鏡週刊報導北海道霧冰平臺賞美景 不會滑雪也不能錯過泡一回鳴子秘湯 日本溫泉秘笈全入平昌冬奧我來了!搶先登上選手專用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