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藝伎咖啡 索恩娜飄香阿里山

方政倫鄒族語爲70棵非洲原生咖啡命名爲「索恩娜」,意即「最好的」。(方政倫提供/張亦惠嘉縣傳真)

阿里山咖啡近年來以高品質漸漸打開知名度,「咖啡王子」方政倫3年前進口藝伎品種種子栽種後發現約70棵外觀明顯不一樣的咖啡樹,送檢後發現是非洲品系的原生種,目前仍未有名字,於是他以鄒語命名爲「索恩娜」意即最好的,方政倫說,該品種的咖啡豆表現優良,未來有機會臺灣咖啡走向世界頂尖市場

嘉義縣咖啡種植面積139公頃,分佈在嘉義山區鄉鎮,其中又以阿里山鄉67公頃居首位,阿里山鄉近年來致力發展咖啡產業,因先天氣候條件優良加上農民種植意願高,已漸漸打出國際知名度,而鄒築園老闆方政倫的咖啡更是經常囊刮各大咖啡評鑑賽首獎

方政倫說,3年前進口藝伎種子時,栽種後發現1000棵咖啡樹中,有約70棵明顯與其他不同,因此將他們集中培育,並送基因分析後發現是來自非洲品系的原生種,目前沒有名字,今年以該品種的豆子參加4場比賽,有2場奪下首獎,其中在阿里山莊園咖啡菁英交流賽中,除拿下蜜處理組冠軍分數更超越藝伎組冠軍,顯現品種有相當的優勢,發展可期。

方政倫將該未命名的原生種取名爲So’ngna(索恩娜)是鄒語「最好的、最佳的」意思,未來也會販售優良種苗給農民,並陸續選拔出有潛力的品種。

方政倫強調,臺灣豆要跟世界接軌不能靠產量價格,必須靠農業科技技術,包括品種改良、嚴格的田間管理及變化多端的後製處理,才能創造臺灣豆的競爭空間,他也說,巴拿馬找到藝伎後,變成世界知名的咖啡產區已經火紅超過10年,若找到可以超越藝伎的品種,臺灣就更容易打進世界頂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