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城後灣出現大量水螅 水母大爆發?今年強臺恐偏多

水中精靈端鞭水母現身 雪白肌驚豔海生館。(圖/屏東海生館)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12日上午在臉書貼文指出,目前在臺灣西南側的低壓系統,對臺灣影響可能會很顯著,被外界解讀週末可能有颱風;巧合的是,屏東海生館研究也發現,海生館的後灣海域出現大量水螅,可能會發生水母大爆發,而且依此推斷今年強臺恐怕會增多。

高雄興達港5月間出現水母大爆發,整個水面幾乎都看得到成羣的多處水母飄浮,現在在屏東車城海生館的後灣海域恐怕也即將發生類似的情況,因爲海生館研究員發現岸邊出現大量的水螅。

中山大學海科教授羅文增指出,「如果這個地方水很平靜,溫度夠溫暖,食物又多的話,水母就會長得很快,又會大量繁殖,就是所謂的水母大爆發。」

如果不是污染,造成水母爆發的情況,海水溫度升高就是最大主因,目前除了屏東後灣海域,還包括東港大鵬灣以及高雄的興達港,都是水母大量繁殖的環境

▼ 水母大軍包圍興達港,居民:住60年也沒看過!

臺灣最常見的是當年海生館曾經繁殖過的海月水母,還有臺南四草常見的端鞭水母,一個會開像花一般,一個悠閒的水裡飄,模樣雖然都很可愛,但海生館研究員謝泓諺也從水母大爆發的現象去推斷今年的強臺恐怕會變多。

羅文增教授表示,「國際預測今年屬於聖嬰年,聖嬰年就是過熱的水,覆蓋了整個大洋的東部,還會回推到西部,所以一般來說,聖嬰年大洋的溫度都會偏高的。」

根據研究員的推斷,簡單來說,就是岸邊水母大爆發意味着水溫比往年高,海水溫度升高,水氣明顯增加降雨量也跟着變多,形成強臺的機率就變高了

巧合的是,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12日上午在臉書貼文指出,目前在臺灣西南側的低壓系統對臺灣影響可能會很顯著,被外界解讀週末可能有颱風,氣象局人員說,臺灣位處聖嬰現象,直接影響地區的外圍,未必直接受影響,目前持續監測中。(新聞來源: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