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電子產品讓孩子遭遇“冷暴力” 不利情商發展

科技的進步讓更多的電子產品進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電腦、智能手機、電子遊戲社交APP等互聯網產物層出不窮,讓人沉迷其中,從而也讓我們忽略了與現實世界的對話;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因電子產品的出現都減少了與他人對話、玩耍等交流活動。沉迷電子產品正在蠶食家長孩子之間的親情聯繫,也會影響孩子情商的發展。

漫畫 雷小露

以下是關於家長與孩子之間因電子產品的出現而出現的一系列狀況,別因爲你的沉迷而讓親人遭遇了“冷暴力”。

5天不看屏幕

孩子情商提高5%?

最近,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選取了105名六年級的小學生爲研究對象。這些孩子在每個教學日平均要看4個半小時的屏幕。隨後,研究人員讓其中一半的孩子參加5天的自然和科學夏令營,其間不接觸任何電子產品,其餘孩子生活學習照常。5天后結果發現,參加夏令營的孩子們在描述各種表達情緒的圖畫和視頻時,正確率提高了5%,而沒有參加夏令營的孩子答題正確率則沒有變化。

全世界都一樣,孩子總是扒着電腦

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往往能以其鮮亮的畫面以及動感的遊戲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儘管在開發兒童智力方面確有幫助,但人們同樣承認,這些“屏幕”的弊端衆多。

儘管還只是初步研究,但人們認爲,加州大學的這次實驗足以說明“在電子設備屏幕前花費太多時間就意味着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互動機會相應減少,而情商的培養和大腦的相關發育是要在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過程中完成的”。

中國的家長遇到了大洋彼岸同樣的問題。家有10歲兒的南京市民顧女士表示,兒子每天一到家,就千方百計地想“扒”着電腦或手機。在玩的過程中,他也會變得不耐煩而且不願搭理人。只有每年帶孩子回兩次老家時,這種情況纔有所改善,“開始‘像個孩子’一樣到處瘋跑,而且願意和大人談心說話了。”這樣讓不少爸媽警惕起來,“必須引起重視”“爲了孩子的健康,我們也需要改變一下娛樂方式,迴歸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

南京實驗:遠離屏幕可以“去中心化”

“雖然不知道具體能提高百分之多少,但遠離屏幕,確實對孩子融入社會和集體更有幫助。”南師大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殷飛說。在剛剛過去的暑假,他和南京幾位教育研究者,共同舉辦了3期“不插電夏令營”。老師們將數十名孩子帶到農村大山中,每天早上6點起來跑步、誦讀,然後安排各項活動,比如玩泥巴、到地裡除草、徒步、到水庫游泳、義賣、給父母買禮品等。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免不了有矛盾。比如住宿時需要合住。一開始,很多孩子上牀後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不讓你睡我這邊來”。然而,漸漸地孩子們開始磨合,並相處得越來越融洽,擺脫了原本的以自我爲中心的想法。等到夏令營結束,孩子們回到家,父母紛紛反饋,“好像一下子長大了。”

真正的快樂,電子世界找不到替代品

在夏令營剛開始時,家長拜託老師幫孩子改善的某些特定問題,比如打遊戲、二年級不會繫鞋帶等,殷飛發現,這些問題其實不存在。家長眼中“沉迷遊戲”的男孩說,“我特別開心,終於不用打遊戲了。”大家這才知道,他並不是喜歡打遊戲,而是暑假裡爸媽上班,和爺爺奶奶也聊不到一起去,於是除了做作業,最有趣的事就是打遊戲。到了戶外,男孩很開心,因爲終於可以按照他的想法自由地遊戲,接觸大自然。這也給了老師們很多啓發,“家長往往以爲孩子天生希望玩遊戲,實際上他們是在沒有其他環境和選擇的時候,只能選擇這個作爲替代品。”至於繫鞋帶,那個孩子10分鐘就學會了,“因爲家長沒有給他機會鍛鍊。”

這樣的經歷之所以給了孩子和家長很大的感觸,殷飛認爲,是因爲它“真實”。“電子產品只是模擬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場景、模擬學習,並不系統完整。”家長應該明白,電子產品只是教育的手段。更多的時候,應鼓勵孩子進入社會的自然場景,並獲得社會能力、語言能力、人與人交往的能力。

只顧玩手機的爸媽

你給孩子“冷暴力”了嗎?

前幾天的一則新聞,讓人啼笑皆非。一位“手機控”老爸,因爲一路玩手機,差點“玩”丟兒子。在譴責這位老爸沒有責任感的同時,其實很多自己還是“大孩子”的父母並沒有想到,自己有時也會因爲手機等電子產品,忽視孩子。實際上,這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冷暴力”。

就連“老同志”,也因爲手機被子女“吐槽”

近日,河北的一位老爸,就因爲手機的問題,遭到無數網友吐槽。前段時間,李先生帶8歲的兒子坐公交車外出。從上車後就開始玩手機,到站時匆忙拎着東西下車,以爲兒子一直跟在後面,結果下車後才發現兒子不見了。幸好司機及時發現,幫忙聯繫上李先生,這才避免更嚴重的後果。

這種莽撞和迷糊,讓不少網友詫異,“爲了手機都不管小孩了?”實際上,這樣的“無心之失”,卻有着強大的“羣衆基礎”。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項科學統計,人們平均每6.5分鐘就會看一眼手機,如果按普通人每天清醒時間爲16個小時計算,那麼人們一天要看150次手機,因此也有人爲這種癡迷取了個名字——手機依賴症。但是對於子女來說,父母這樣的“病症”,在無意間,就會讓他們很受傷。

“似乎有時候是隻顧着一個人翻手機,小孩吵鬧還會發火。”王女士是70後,女兒剛上小學二年級。“看到這條微博後,我已經開始反思自己了。”王女士說,因爲工作的緣故,經常回到家後,還要一直通過手機和電腦進行工作。

“女兒正是需要陪伴的時候,也特別喜歡傾訴,但每次看到我在擺弄手機,她就不說話了,後來我發現,哪怕我只是看一眼手機,她就立刻中斷自己的說話,默默回到自己房間裡去。”王女士說,“現在回想,我那時的確傷害到她了。”

隨着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也進入了“迷人”的社交網絡,因此,年輕人中也不乏有這樣的對父母的吐槽。例如,28歲的南京姑娘小李經常抱怨,被玩手機的父親“傷”到了。“自從我爸開始微信後,我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小李說,如今全家3口人中,玩手機玩得最厲害的就數59歲的老爸。“吃飯看,睡覺看,走路也看。”小李回憶,父親是去年換了智能手機後,開始玩微信的。“他不像我媽,不願意玩這些年輕人玩的東西,他很潮。”後來,無意間接觸了微信後,小李的父親“一發不可收拾”。

“他現在每天的狀態是,至少有一大半的時間是抱着手機,一條一條認真地看朋友圈,就差拿筆記下來了。”小李說,有時候手機沒電了,老爸還要插着充電器看,“廢寢忘食,看到不睡覺,看到頸椎疼。每天吃飯要喊十多遍才能放下手機過來,聽我媽說,睡覺也是要催促N多遍才行。”

手機、遊戲、麻將……別讓這把孩子推遠

小李說,她覺得最不高興的,就是和父親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少。“原來我和爸爸的感情很好,每天下班回家,都在飯桌上和他說說我當天工作的事,現在我說話的時候,他也都是一邊看手機一邊聽,還對我說,‘沒事我聽着呢。’”

小李說,以前看新聞,說一桌子年輕人吃飯時玩手機,長輩很氣憤。

“現在感覺是反過來了,但也證明了任何人過度玩手機,對他們的親人來說,都是冷暴力。”小李說。

“其實從大的範圍來看,無論是父母子女,還是同事朋友,和任何人在一起,不看手機、手錶、電腦等,都是起碼的尊重。而放到親子關係上來說,當孩子有溝通慾望的時候,父母只顧玩手機,孩子就有被忽略的感覺。”

南師大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殷飛表示,實際上,手機只是一個載體,過去人們常說,家長不要只顧着看電視、打遊戲;再往前推,就是不要整天忙着打麻將或和其他成年人說話,歸根到底,都是在提醒父母,既然在家,就應該多花些時間陪伴孩子,不要因爲自己的懶散而把孩子推遠。

至於手機或電視,並不是讓父母從此不用、不看,“不需要回避,但應該有節制。”殷飛指出,家長應該自己先意識到,誰是工具誰是主體,不要被媒介控制。以自己的言傳身教,帶給孩子這樣的觀念——手機、電腦等,只爲自己瞭解知識、獲取信息所用,而不是把生活全部寄託於它,更不能把它作爲消耗大好時光的方式。

貼士

當父母在忙碌、孩子只能由老人照顧時,應該怎樣讓老人“管起來”?殷飛給出了一個小建議:從“三心二意”,到“一心一意”。所謂“三心”,是父母、老人、孩子三方,“二意”,是老人和孩子兩方。

父母雖然不在家,但應該起到主導作用。在託付給老人以前,就可以通過三代人的“家庭會議”先進行溝通協調,形成可行的、系統的生活安排和規範。當老人照顧孩子時,就能按照這樣的規範,和孫輩一起安排生活。

(本文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