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延年烈士爲何讓網友破防?他們是平視西方的一代

這幾天,上海陳延烈士墓前堆滿了羣衆自發送來的鮮花和卡片。網友留言“破防了”。

其中一個原因電視劇《覺醒年代》熱播,其中陳延年、陳喬年等烈士的故事,深深打動了年輕觀衆

今天,如何向年輕人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已經成爲一個值得探索的課題。

我們分析了幾個生動案例,看看它們究竟做對了什麼。

客觀簡潔,更顯說服力

視頻裡,立體航拍地形圖一目瞭然。戰爭時,敵我雙方位置、兵力、路線方向,用箭頭動態標註,直觀清晰。

B站UP主“沙盤上的戰爭”以這種視頻形式,講解長征“四渡赤水”一戰,還上了央視的紀錄片

“四渡赤水”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然而中學課本只有一段概述性結論,大部分人其實並不熟悉戰役內容,也對其中的艱辛缺乏感知。

在視頻開頭,3D航拍圖上一一列出四面八方約40萬敵軍配置信息。對比之下,才3萬左右的紅軍彷彿被圍在了一個口袋裡。圖像一出,彈幕上一片驚呼——“這樣都能贏?”“如果是遊戲開局,我直接放棄”“天啊,這怎麼打”……

緊接着,視頻用簡潔的敘述,交待雙方的企圖、計劃、博弈、決策等。短短十幾分鍾,就清晰地講述了伏擊、失敗、包抄、反轉、僞裝、聲東擊西等過程,紅軍打法之精妙,幾次引發彈幕上讚歎“還能這樣!”“神級操作!”。視頻由此收穫250多萬播放量、8300多條彈幕。

評論區的留言十分熱鬧:

“上學的時候歷史書有,但只看文字想象不出來呀”

“看了視頻,才理解‘四渡赤水’到底有多神。讓人驚訝到合不攏嘴,仗居然能這麼打、位居然能這麼走,我不僅能拿3萬人跟你40萬人纏鬥,後面還能遛狗似的,指哪跑哪”

“這要是遊戲根本沒法打啊,可前輩們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翻盤了”

敵方不是瞎指揮,打法並無問題。紅軍已經進了大口袋裡,還能跑了不成?然而,奈何紅軍這種絕境都能跑出來,換誰都懷疑人生”……

有一條評論這樣寫道:如果你是紅軍統帥,你要怎麼才能讓這3萬人相信你能帶領大家衝出40萬人的包圍,絕境求生、反敗爲勝?說真的,要讓幾萬人相信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或許比這件事本身還不可能。

另一位網友回覆:這支隊伍一直有堅定的信仰,無論面對怎樣強大的敵人和絕望的環境,都堅信勝利的希望。

評論區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視頻裡插敘了一段“神來之筆”:

歷史上,石達開曾經面臨和紅軍類似的困境,爲什麼石達開輸了,紅軍卻贏了?製作者認爲,石達開用金錢買通當地人,沒想到這些人後來爲更多的金錢所誘惑。而紅軍得到當地老百姓們的真心幫助,除了因爲後者感動於紅軍自身的真誠,也得反問一句,當地軍閥平時都對百姓幹了些什麼。“人民”兩字分量之重,一切盡在不言中。

製作者的另一個高流量視頻,是“飛奪瀘定橋”。這段歷史反覆出現在各類影視資料、課本文字中,按道理網友們都很熟悉,然而真的打開一看,還是有不一樣的感受。

沙盤推演的講述方式,沒有渲染、煽情和多餘信息,視頻直接擺開航拍地形圖,只見兩岸崇山峻嶺,中間唯有13根光禿禿的鐵索

視頻交待了幾個疑問,爲什麼敵軍寧可拆掉橋上的板、留着鐵索,也不乾脆炸橋?爲什麼除了過橋,紅軍沒有其他渡河的打法了?

排除一切可能性後,紅軍22位勇士沿着鐵索邊爬邊鋪板,爲後面的大軍鋪路。能這樣部署也有個前提,那就是勇士們的身後,紅軍在岸邊有火力壓制,對爬索的勇士們進行掩護。

就這樣幾秒鐘、幾句話,迅速交待完戰役過程、決策理由,客觀冷靜,反倒更顯說服力。

說到勇士們成功衝入對岸敵方的火海中,彈幕紛紛打出“致敬”,密密麻麻蓋滿整個畫面,網友們的真心敬佩和感動之情幾乎溢出屏幕。

有人在評論區寫道:以前讀課本覺得描寫是不是誇張了,現在瞭解後覺得,真不爲過。大量細緻的事實,會讓人真切感知到艱難中的偉大,從而更信服紅軍、信服黨。

自強自信,敢“動”又感動

出生於1989年的小黃是“沙盤上的戰爭”主創者。他從小對歷史和軍事頗有興趣,但文字有一定閱讀門檻,需搭配地圖想象理解。即便是紀錄片,大多也側重表現戰鬥場面、專家觀點,很少從全局視角直接覆盤戰役的全過程。

長大後,從事影視廣告的小黃靈機一動,利用業餘時間,製作沙盤推演視頻。“有時候一大段文字看得人云裡霧裡,但看圖,幾秒鐘就懂了。”他說。

視頻難度在於前期找資料。他給自己定下兩個標準:權威資料、一手史料。去當地檔案館查閱戰役雙方的命令記錄是家常便飯。閱遍長征相關的權威書籍、紀錄片後,覺得依然不夠,還會去當地博物館再找。

軍迷們告訴他,自己過去對二戰史、國外名將如數家珍,反倒對咱們國家自己的戰役和名將知之甚少,尤其近代史,總覺得“積貧積弱”,不太願意多觸碰。如今看了長征系列的沙盤推演,發現有些戰役甚至比國外更加精彩,令人拍案叫絕。

“受寵若驚。”小黃感嘆,製作視頻的初衷本是個人興趣,以爲作品是個小衆題材,但沒想到大量網友很感興趣,表示身爲外行一看即懂,由此對我黨我軍的歷史有了更加生動的理解和發自內心的敬佩。

有家長告訴他,10歲的兒子特別愛看他的長征系列視頻。

學生留言說,老師上課放了他的視頻,“比課本好看和詳細多了”。

有人說,電視劇沒看哭,看沙盤推演哭了。比如視頻裡僅用箭頭表示,紅軍25小時行軍上百公里,中間還打了好幾場仗。彈幕紛紛驚歎“了不起的軍隊”“感動”。

也有小學生說,自己如今能默寫出一長串紅軍將領的名字,那些都是他的偶像。

“我也沒想到,視頻起到黨史教育的作用了。”小黃自己分析過,爲什麼短短几個視頻,不到一年能迅速躥紅。

首先是時代發展,黨和國家變得強大,身處其中的年輕人有了文化自信,開始對自己國家的故事主動感興趣。

“我是‘80後’,小時候的成長環境,有點崇洋,當時覺得‘別人家’的東西纔是先進的。然而這一代年輕人成長於中國崛起的背景,心態不一樣了。”他說。

不少網友感慨,以前提到戰爭史,腦子裡浮現出的都是國外名將,“沒想到我黨我軍打大仗、硬仗的水平如此之高,先輩們用鮮血開路,確實太不容易”。

其次,和題材有關。長征題材觸發了許多人的記憶,熟悉、親切,但又所知有限,網友們想要深入瞭解。

再次,用沙盤推演的立體表達方式,有趣而新穎,簡潔而直觀。

朋友式分享,不作“知識填鴨

小沈是一名“80後”,從事廣告行業。3年前他在B站做了一個賬號“1900影劇室”,用的是自己喜愛的電影《海上鋼琴師》裡男主角的名字。

小沈認真查閱資料,幾個月精講一部片子,分成好幾條短視頻,每條約20分鐘。有些片子的合集加起來長達7小時。對於劇情背後的歷史、文學的運用、鏡頭語言的處理等觀衆意識不到的點,他都一一剖析。比如某部歷史片,配樂用了京劇裡的鼓點隱喻故事,他扒出來講時,彈幕上一片驚歎。

粉絲們希望他講軍旅題材,於是《我的團長我的團》《人間正道是滄桑》等劇進入視野。涉及歷史,必須嚴謹。中文系專業出身、輔修歷史文獻的小沈,每部劇至少查閱10本參考書。“互聯網上不能講錯,一旦被網友挑出毛病,一定會被罵。”他說。

影視劇有藝術加工,有角色視角的侷限,唯有加入歷史背景的解說,才能讓觀衆對戰役的過程、意義產生更深刻的理解。每次說到感人處,彈幕紛紛打出“向革命先烈致敬”“此時我已熱淚盈眶”……

最近流量最高的解說視頻是《大決戰》。一個考生後臺留言說,高考有幾道大題正和他的解說內容有關,十分感謝他平日爲自己做的“功課”。

小沈意識到,自己不僅是在講影視劇,也是在重溫歷史,趕上時代潮流。解說時常涉及中國共產黨的建黨歷史、中華民族一路走來的艱辛、中國富強的諸多原因……放在2021年的當下去看、去說,和國際國內形勢相契合、和未來的思考相呼應,一種使命感油然而生。

有粉絲說,自己當兵的時候看過一些劇,但當時看個熱鬧,現在經過解說,才真正理解劇的意義。有粉絲說,自己是歷史老師,想用小沈的視頻解說作爲黨史學習輔助材料。

“對學生講黨史,先要吊起他們的胃口和興趣。好比一個人徒步上樓時,我造了一個自動扶梯。”他說,文藝是很好的教育形式。年輕人喜歡看電視劇,傳統紀錄片未必有那麼大影響力,“師傅領進門”、走一下“捷徑”,不失爲一個好方法。

另一位B站UP主小溫也頗有同感:“對年輕人來說,故事化的歷史呈現方式收效最佳。”開頭幾秒如果不能引人入勝,網友們立馬轉換頻道。有了故事化的包裝,更能吸引受衆往下看。

此外,講述者姿態和視角也十分關鍵。高高在上的“教育”“知識填鴨”是大忌。年輕人一旦覺得你以一種長輩姿態在“教育人”,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講述者最好是“平視”的,不是“我懂所以你聽我的”,而是“我看到一個好東西分享給你”,更像朋友之間的平等交流

把網友當朋友,而不是當學生。平等分享,更容易入耳入心。

真實設問,對比思考

東方衛視思政節目《這就是中國》在年輕人中頗受歡迎,屬於“網紅”。

單條視頻《戰略縱深、地緣優勢讓中國能夠乘風破浪》獲得14.5萬的點贊量,《我們爲何要建立自己的北斗導航系統》獲得3300餘條評論。節目在B站上的播放量達到4000多萬次,評分高達9.1分。《中國北斗 創新前行》《回望偉大的抗美援朝》等多個選題在網絡形成熱議。

後臺數據顯示,“80後”、“90後”、高學歷、職場人士爲主力收視人羣。這當然並非偶然。提起在年輕人中受歡迎的秘訣,導演組認爲,節目內容不迴避真問題。

比如有一期採訪北斗工程師時,節目組提了一個頂層設計的問題:對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怎麼看?真把問題剖開來,深入講清楚,反響反而更好。

當期節目的後臺收到許多留言,大意都是:看得振奮人心,以前覺得西方啥都先進,現在終於感嘆我們可以比一比了。

最近幾期,節目組前往上海的3所高校進行錄製。大學生的提問真實而犀利。比如有一位女生問:“一份東南亞的報告說,他們人均收入低,就是因爲文科生太多。我讀社會學專業,看了有點難過,是不是文科生就沒有前途?”

節目組請的專家回答,東南亞不少大學是商業資本辦學,和我們機制不同。不能光看表面,就得出一個結論。在一個生機勃勃的社會,能用中國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文科生永遠是稀缺的、需要的。

也有人提問:今天提及國家命運,年輕人都很振奮,彈幕常常歡呼,可是提及個人前途,網友們心態各異,如何看待這種對比?

節目組導演說,策劃內容時,他們非常重視真實:是不是能夠反映當下人們的思考與困惑?是不是能夠提供思考的方向?

長久以來,西方媒體引導着輿論走向特定的思維定式,讓讀者在定式中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成爲一種使命。

“90後”楊藝濤在英國留學時就關注到節目。留學生自發組建了一個幾百人的交流羣。他們既知道國內發展節奏迅猛,又感受到國外不少地方原地踏步。鮮明對比之下,他們油然而生對國家命運、全球經濟的濃厚興趣。

楊藝濤留學時就讀管理學專業。有一次,他爲論文開題,想研究大數據化下的管理模型,但是導師告訴他,這個選題全英國也沒有幾個教授在研究,基本找不到能夠帶教的導師。最終他只能換題目。

“國內基於數據發展需求所做的大數據方向研究是西方人很難想象的,例如‘雙十一’的瞬時數據量在歐洲是不可能出現的。你又如何能讓學術研究基於‘想象力’呢?”

2019年,楊藝濤回國,從事科技諮詢工作。給某省做數字經濟的規劃項目時,切身感受到中西部與東部沿海地區有差距,所以節目錄制現場,他提問:發達地區的經驗能否在中西部落地?

另一位“90後”觀衆包道廣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同樣對這個問題感興趣。

包道廣曾經去西海固支教,見證了電視劇《山海情》裡的故事在眼前發生。那時在寧夏,他第一次見到文盲,第一次知道有人年收入不到3000元。去小區敲門做調研時,對方遲遲不敢開門,就怕外面人是來收電費的。

寧夏的扶貧歲月對他的觸動非常大,所以他的問題也是關於共享的發展理念。

他們是平視西方的一代人

怎樣的黨史和思政教育,年輕人喜歡?除了一些大方向上的探索,還有沒有一些小操作上的技巧?

B站上共青團中央的官方賬號很會玩,它深諳年輕人的心理。

比如關於一次火花四濺的兩國對話,賬號就放了一首歌,《演員》。其餘什麼都沒說,手法高級,受年輕人追捧。《演員》的歌詞是:

簡單點 說話的方式簡單點

遞進的情緒請省略

你又不是個演員

別設計那些情節

沒意見 我只想看看你怎麼圓……

放《演員》歌曲時的彈幕截圖

日本宣佈即將傾倒核廢水時,賬號又發了一首歌,《聽海》。歌詞唱道:

聽海哭的聲音

嘆息着誰又被傷了心

卻還不清醒……

放歌時的彈幕截圖

楊藝濤認爲,對於年輕人來說,名人效應、流行歌曲、諧音梗等,“小技巧”的引流效果十分明顯。

“00後”們未必迷信權威,然而這種幽默、隱喻、玩梗的方式,會引發他們的好感和興趣。音視頻的方式更直觀、高效。

七一“共青團中央”官方賬號分享一首歌曲時的彈幕截圖

此外,年輕人的時間在當下忙碌的節奏中切割得比較碎片化,能靜下心讀書、聽講座的人畢竟還是少數。最好的辦法,依然是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傳播。

包道廣則認爲,年輕人的黨史教育、思政教育,首先得關注年輕人正在想什麼,圍繞需要來生產。

當代年輕人的知識面豐富,認知水平有極大提高。網友們還特別喜歡“找漏洞”。在信息的海洋中,一個淺白的、表面的故事,未必對年輕人有說服力。

反而要“淺入深出”,講清楚背後的道理和邏輯。不能光宣教多麼偉大、多麼重要。我黨我軍戰無不勝的原因是什麼?偉大業績背後的道理是什麼?學史明理,就得把道理掰開來、揉碎了,講清楚、講透徹。如此,對年輕人才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改革開放初期,大家關注的重點是溫飽問題、經濟問題,而40多年後的今天,年輕人更追求有尊嚴的、高質量的生活品質。

包道廣說,黨史教育、思政教育放在20年前,也相當受重視,但恐怕不會引起今天那麼大的反響。十八大之後,相關書籍、文獻、講座形成熱潮,爲什麼?

“我認爲需要變了,年輕人講究生活品質,開始思考個體價值與社會意義的關係,關心國際格局;有文化自信、尋根的衝動,開始追溯中國自己的歷史淵源;有制度自信,發現別人的東西未必都好,認同中國道路。”他說,課堂教育,如果老師自說自話,不針對學生當下所思所想設問、開題、解惑,效果就沒那麼好。

幾乎所有受訪者都提及,這一代年輕人可能是真正平視西方的一代,對中國模式、中國文化、中國製造等話題,充滿熱情和自信。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站在年輕人的視角,平等交流、深入溝通,一切發自內心,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