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富陽》論臺灣疫情的「反智行爲」

富陽》論臺灣疫情的「反智行爲」!(愛傳媒提供)

【愛傳媒程富陽專欄】今年6月的「端午」很「清明」,本是桂糉飄香的節日,卻因冠狀疫情的烏雲罩頂,莫說龍舟連桂糉及返鄉團圓都成了氣泡,空氣吹起的盡是一股清明的淒涼;從5月中旬的疫情破口蔓延全臺迄今,也不過才一個月有餘,但因染疫死亡的人數卻已飆破500人,但面對民進黨意識形態的作祟,由大陸上海復興總代理的BNT輝瑞疫苗,硬是仍還被一些芝麻蒜皮的行政枝節阻於境外,這種「反智行爲」發生在自詡民主自由的臺灣身上,連國外媒體都覺得不可思議。

而臺灣疫情指揮中心,每日只能由疫情指揮官以面無表情,行禮如儀的尊容冷漠口述確診例及死亡人數,難怪有網友藉日前端午節,把蘇軾弔祭亡妻的《江城子》一詞改寫成:「端午生死兩茫茫,禁返鄉,虛解盲。萬人染疫,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罩遮面,人心慌。五漢廢言擺爛王,普篩擋,高端放。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來年腸斷處,悼國殤,鏟亂黨!」說來,也真是令人噓嘆!

事實上,如果爲了減輕疫情的持續蔓延,可以減低確診者的死亡率,莫說犧牲一個端午的團聚,就算政府實施再嚴苛的防疫措施,我想臺灣民衆還是可以理解及支持的;但如今執政黨將疫情防治硬與反中情節連結在一起,實已到了「反智」的地步;爲了意識中那無法抹去的「恐中」想像,連以犧牲無辜臺灣民衆的性命都在所不惜,這種只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只望壞土之壟而無視泰山;只懼窪水之陷卻無畏江河滅頂的心態與行徑,着實讓人嘖嘖稱奇。有人笑話說,臺灣雖無法延續上世紀曾經輝煌過的「經濟、政治奇蹟」,卻能於21世紀另創「疫情奇蹟」,也算是另闢蹊徑了!

其實,反智主義(anti-intellectualism)又稱作反智論;大致可分爲兩大類:一是對於智性、知識的反對或懷疑;另一種則是對於知識分的懷疑和鄙視。今天,我們目睹臺灣執政黨在疫情上的策略,可說正走向一條「反智主義」的道路上;從智性上,執政黨捨棄或干擾目前國際認證的疫苗進口,卻癡心鍾情那唯一一瓢尚無確定且緩不濟急的國產疫苗;而對國內無論專家、學者提出的有關防制疫情諫言,卻又千篇一律的冷漠對待,嗤之以鼻,正反映權力者對於知識分子的鄙視。

執政者的行爲脫離科學現實,卻放縱類似1450的外包媒體公關來推銷其錯誤政策,必然引起人民、甚至菁英的嘲弄或反抗;從國內知名政評家趙少康一篇《超前部署的爛政府》中的一段對話:「說要戴口罩時,因爲口罩不足,我說都ok你先領;說要超前部署買疫苗時,你說臺灣買了3000萬劑馬上到;說要普篩的時候,你說僞陽性會拖垮醫療資源;說要趕快買疫苗時,你說臺灣是防疫模範生,何必去搶疫苗?問疫苗在哪,你說中共阻擾;說可幫忙買疫苗時,你說要八項文件疫苗授權書;問疫情嚴峻至此,你說都是人民鬆懈。」當以上這些對話內容面對臺灣因疫情死亡數逐漸上升時,這已不是政治立場問題,而是一個選擇是非對錯的問題,是一個選擇科學對神棍的問題,更是一個選擇對生命取與舍的問題。

其實,在這次世紀冠狀病毒中的「反智現象」,可說無所不在,臺灣並非擁有專利權;從美國前總統川普在疫苗開發前推薦的「消毒劑注射法」,到英國首相強生倡議的「羣體免疫法」;從印度民衆堅信的「喝牛尿解毒法」,到美國知名牧師肯尼思·科普蘭公然在電視節目中「現場做法」,表示可藉此驅逐冠狀病毒,可說歷目在前;偏偏這些「反智行爲」,竟也一時廣爲興起,並獲得社會部分大衆的認同;可見,當多數人如都存着事不關己,面對一些「反智言論」不做深入思考及反駁時,則必然出現人云亦云的羣體狀況,而這更導致「反智行爲」的極大生存和傳播空間。

此刻我們最擔心的是,當上述那些反智現象正一一被現實搓破時,臺灣政府卻反其道而行,毫不猶豫拾起這種「反智」的泡沫,充當自我的僞裝;當其嘴上滿滿是「臺灣價值」,腳下卻踐踏着滿滿「臺灣冤魂」之際;如果大衆再縱容此等無良政客的「反智行爲」,那我們只能說:「天作虐,猶可違,自作虐,不可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