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新內合拋「使用權住宅」 李同榮:慢性助炒房

李同榮直指政府推使用權住宅的三大主因與三大缺失,他分析此時新內閣急推使用權住宅政策的目的有三,包括挽回年輕人流失選票;掩蓋社會住宅政策無法兌現缺失;彌補國產署近年大量標售公有土地以致間接炒高地價的惡果。

李同榮同時指出政府推動「使用權住宅」政策前應先有完善配套規劃,不宜從政治面、選舉面角度考量,否則將會演變成慢性助炒房惡果,預期會面臨三大嚴重缺失如下:

1.租不起,妄談買的起:都會地區年輕人居住的最痛,不是買不起,而是租不起。2.把有限資源用在「使用權住宅」,相對排擠社會住宅,等於慢性助炒房。

3.使用權住宅數量有限,杯水車薪,只是秀一場:提高平價使用權住宅供給,確實可以協助年輕人居住問題,但除了租賃問題應優先解決外,使用權住宅若無法大量供給,財政部國產署規劃盤點雙北約三百坪的國有地配合政策,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仍然只是杯水車薪,緩不濟急,最終只是秀一場。

若國產署真有誠意,就把北市僅存大面積精華地段的陸保廠4815坪土地標售案緊急停標,全部與民間合作,改爲「只租不售」社會住宅,加上專案容積獎勵,將可興建一千戶以上社會住宅或使用權住宅。國產署擁有大片土地已不多,若連陸保廠土地都只講求標售利益,卻不提供社會住宅用戶,其他零碎土地能發揮多少效益?令人質疑又是一場「打假球、要選票」政策。

李同榮最後提醒政府,房市在政府持續重打房聲浪中,都會地區高總價走弱,但年輕人最需要的低總價產品卻持續走揚,核心問題就是低總價市場無論是交易或租賃都永遠處於供需失衡狀態,這問題不解決,房價再跌多少都與年輕人無關,並建議政府在選前勿再拿居住正義當選舉消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