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劇《江姐》與沈鐵梅的藝術魅力
作者:傅謹(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20世紀中葉,表現20世紀40年代末的解放戰爭時期四川重慶地下黨與敵人機智英勇鬥爭的小說《紅巖》,成爲無數讀者的精神食糧。由於小說的故事情節曲折,人物形象鮮明,直到今天依然有其不衰的生命力。小說也被改編成多種形式的舞臺藝術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閻肅選取小說中情感內涵最爲豐富的人物——江姐,以其經歷創作的歌劇《江姐》。雖然不如歌劇版影響大,卻同樣深受觀衆喜愛的,還有閻肅親自改編的川劇版和京劇版《江姐》。川劇《江姐》由重慶市川劇院創作演出,此次川劇《江姐》入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活動,並且進入年度國家藝術基金滾動資助名單,說明了作品所達到的思想與藝術成就。
川劇《江姐》的基本框架和故事情節、場次安排均與歌劇版差異不大,所以容易被人們誤以爲川劇版只是歌劇版的簡單挪用。其實閻肅的歌劇版《江姐》,並不是按西洋歌劇的結構方式與風格取向創作的,它原本就是按習慣於欣賞戲曲的中國觀衆的審美偏好創作的,有意識地融入了川劇及川江號子的元素。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與其說《江姐》的川劇版“像歌劇”,還不如說它的歌劇版從一開始就是有些“像川劇”,至少可以說,這部作品是歌劇與川劇兩者的妥協與中和。
川劇《江姐》和歌劇版一樣,選擇從江姐經重慶朝天門碼頭赴華鎣山開始,從戲劇功能看,首先是要通過這個看似平淡的過渡性場次,讓江姐與她對面的反派人物依次上場亮相,但更重要的是,它能迅速讓該劇進入第一個情感高潮,昭示了江姐踏上的這條道路並不平坦。從這個精彩的開頭開始,全劇就進入了跌宕起伏的情節鋪排,其中既有表現主人公指揮若定率領游擊隊巧奪軍車的機智勇敢,有表現她鐵窗中堅持信仰的毅力,有表現她坦然面對死亡的無畏,還有表現她對革命伴侶的深情,鼓勵難友時的誠懇。編劇還給作品提供了戲劇內涵特別豐富的核心場面,這些都給川劇版《江姐》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
誠然,一個傑出的劇本未必就能直接成爲優秀的舞臺藝術作品,在其搬上舞臺的過程中如何完成從文字轉化爲表演,並且通過舞臺化的演繹呈現與豐富文本,纔是一部戲劇作品是否真正獲得戲劇意義上的成功的關鍵。川劇《江姐》的成功,不僅因爲有良好的文學基礎,更因有梅花大獎獲得者沈鐵梅和總導演任庭芳的率領,重慶市川劇院的藝術家們精彩地實現了劇本的舞臺呈現。在原劇本提供的極具情感張力的第三場,江姐奉命前往華鎣山,原以爲可以和分別許久的丈夫重逢,在路上卻得到丈夫彭松濤不幸犧牲的噩耗;而山上正在迎候她前來的游擊隊司令雙槍老太婆試圖對她隱瞞這一消息,不願意讓她在路途勞頓之時突然受此打擊。年齡頗似母女的兩位女性均強忍悲痛,然而內心的情感波瀾並不會因此而平息,在這裡,衆多演員的情感表達與控制能力令人讚歎,也讓欣賞者從她們的表演中感受到人物內心的豐富層次而獲得巨大的滿足。還有第七場江姐和她的獄中難友聽到新中國成立的喜訊時“繡紅旗”的舞臺處理,川劇院的藝術家們運用寫意手法,五位難友手牽一根長綢帶表現她們繡紅旗的場面,最後這根綢帶在她們手上化爲一個五角星,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可謂神來之筆。第六場表現渣滓洞內江姐遭受嚴刑拷打時,並不渲染場面的血腥與驚悚,更多地側重於通過適度誇張的道具和羣體造型角度,營造畫面的象徵性,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戲曲是角兒的藝術,川劇《江姐》最令人矚目的也是擔綱主演的戲曲表演藝術家。沈鐵梅扮演的女主人公江姐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她有一副唱不敗的金嗓子,音域寬闊,高低不擋,在全劇有精彩的唱段。無論是川劇韻味濃郁的高腔的“幫打唱”,還是歌劇中人們耳熟能詳的《紅梅贊》《繡紅旗》和江姐英勇就義前的《不要用哭聲告別》的川劇式改寫,都極富藝術感染力,尤其是她處理唱腔的高潮樂句時的抒情能力和爆發力,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沈鐵梅雖然有如此高亮的嗓音,但她深知舞臺藝術表演感人的效果不能只依賴聲音的高與亮來達到,相反,張弛有度纔是表演的高境界。作爲一位成熟的表演藝術家,越是具有情感濃度的場面就越能體現她的表演功力。比如第二場她偶然得知丈夫彭松濤的死訊,親眼看到他的頭顱掛在城樓上時,悲痛萬分,但是處於特定的場合又不能放縱悲情;比如第三場她和雙槍老太婆都要掩飾心中的傷痛,而這樣的掩飾中包含了對於對方的體諒,所以體現了情感的多層次;還有第六場她扮演的江姐與特務頭子沈養齋較量的對手戲,在這一場的表演中,她有意識地壓低了聲量,用雖不事張揚卻更爲堅毅有力的聲音反擊敵人,比起現在舞臺劇中經常可見的聲嘶力竭的喊叫,更能體現這位對前途充滿信心的革命者內在的精神力量。作爲川劇表演藝術的領軍人物,沈鐵梅多年來爲我們奉獻了諸多優秀作品,川劇《江姐》就是她的藝術魅力又一次淋漓盡致的展現。
小說《紅巖》的故事背景正發生在山城重慶,通過川劇把小說中最爲感人的江姐的事蹟搬上戲劇舞臺,充分體現了重慶的川劇藝術家們的政治站位與時代意識。2021年5月6—7日重慶市川劇院攜川劇《江姐》在新清華學堂成功獻演,雖然是第一次走進清華園與清華學子見面,卻已經是該劇的第無數場次的演出。所到之處,川劇《江姐》引起強烈反響,這次也不例外。相信川劇《江姐》能不斷完善,成爲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
《光明日報》( 2021年06月07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