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這條中國最難的徒步路線 如何儘可能減少裝備?

本文由本站旅遊「極客鮮瘋隊」欄目發佈,態度玩家聚集發聲地,給你一萬種野法微信公號ID:jikexianfengdui)

#一萬種野法# No.73「狼塔穿越」

你或許見過這張照片,這是我早年夏天在翻越天格爾達阪時所攝,取名《天山天堂》。正如它名字一樣,點燃了無數人對狼塔的嚮往與和期待。

五年後的夏天,我再次回到狼塔,我帶着以前的記憶來到這片地方,試圖復刻13年那次穿越,但結果是很不一樣的。不僅人不一樣了,狼塔這條線路本身也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動糅合在一起,成了我們這次的狼塔之行。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公佈的數據,2018年是有氣象觀測史以來第四熱的年份,我們在中國東部地區也明顯的能感覺到,過去幾年極端氣候明顯增多。

在這種影響下,狼塔沿途冰川消融速度加快,冰川和冰舌的規模比5年前要小不少。

以下是白楊溝達阪和蒙特開增達阪13年和18年冰川的對比照片。

白楊溝達阪南方冰川消融情況

白楊溝達阪西部冰川和冰舌消融情況

蒙特開增達阪冰川和冰舌消融情況

但這還沒完,法國氣候學家在《自然》子刊撰文稱今後極端高溫將至少持續5年。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這些冰川將會加速消失。

冰川對西部內陸地區而言,就像駝峰中的脂肪,它能源源不斷的哺育着大地萬物。假如有一天冰川消融殆盡,許多生機盎然的樂園將變成生命禁區。

2013年8月走狼塔的時候,一路上只遇到2、3個牧民,他們不太懂漢語。那時候在幾乎沒有什麼交流,卻也可以買到一隻小肥羊崽子。因爲不需要解釋,我們的臉上就能看到“想吃羊”三個字。

今年一路上遇到十多個當地人,他們大部分不再是牧民,而是爲了開展商業活動,例如開小賣部,或者爲徒步者提供馬匹服務

羊肉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山中飲食口味十分影響食慾用羊肉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山中的飲食口味十分影響食慾

這些小賣部通常可以買到一些十分簡單的食物,或聯繫馬匹服務。翻過庫勒阿特騰達阪後,在爾特蘭塔河谷的小木屋甚至可以買到燒烤和氣罐。在CV三岔口的啞巴家還提供住宿服務。

▶小賣部的分佈:

1.庫勒阿特騰達阪前:羊肉、簡單的食物

2.爾特蘭塔河小木屋:啤酒飲料、羊肉、氣罐

3.蒙特開增達阪前的牧場:活羊、啤酒、飲料

4.CV分叉口啞巴客棧:啤酒、飲料、羊肉、住宿、出山車輛

5.綠湖前牧民家:啤酒、飲料

注:以上補給品是不穩定的,不可完全依賴,例如氣罐。

休息一天是一種超級享受,吃羊、洗衣服、曬裝備

“這邊一隻羊才賣1000,而且許多人還吃不下去(燉羊肉)。我們那邊給烤串,按串賣,我一串賣10塊。”一個老闆笑呵呵的告訴我。“我那邊還能住宿,我們提供的服務很多。”

第三天兩次橫渡臺河十分危險,需要可靠的繩索保護。這也是曾經最令徒步者擔心的難點,嗅覺敏銳的小賣部老闆們覺察到了市場需求,所以現在你有了更好的選擇:當地人架起了溜索,你可以不溼身就過河了。對外收費:100元/人。

我的隊員們正在過河,雙繩保護可以將風險大幅降低。

在以前,白楊溝達阪被稱之爲勸退達阪,如果在一定的時間內登不上白楊溝達阪,那說明在接下來的行程中,你將無法完成狼塔,必須下撤。

隊員們正在翻越白楊溝達阪,碎石路會讓很多內地徒步者不太適應。

但現在情況改變了,如果體力不足,可以掏出錢包,僱一匹馬馱包或者直接馱人,輕鬆完成狼塔。馱包收費200-300/天,馱人收費500/天,人包必須分離。也就是說,既馱包又馱人是700-800/天。

一個牧民問一個隊員其他人騎不騎馬,馱不馱包,隊員告訴他:“他們要完全憑自己的能力走完,不借任何外力和幫助走完。那纔是真正的完成狼塔。”牽馬的老頭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我對他說:“你不懂”。

隊員吃完飯後,躺在帳篷內翻看當天拍攝的照片,此時夕陽剛剛落下,火燒雲的溢彩照亮了整片山谷。

市場經濟的大風把商業的種子吹進了荒山野嶺,生根發芽,它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了來往徒步者的安全,也減少了沿途垃圾的堆積。希望有一天,這些種子會長成一棵能遮風避雨的參天大樹,而不是一片攔路扎人的荊棘。

作爲徒步者,不能因爲商業化的普及就降低了對狼塔難度的期望值。它畢竟還是一條探險級線路。

相比於過去,狼塔正在走向“平民化”,越來越多的人會走進這條曾經的高難度線路。

我的隊員正在結組渡河,應對剛到膝蓋深度的河流時,可以採取這種快速過河方案。

和鰲太一樣,有大量的遊記作爲參考,網上有上百條航跡。在2014年之前,我所知的一些隊伍的準備時間均在半年以上,而現在許多隊伍的準備時間較短。線路越成熟,越容易麻痹大意。

參加團隊可增加容錯率,也會讓行程更有趣,許多隊員會成爲終生的朋友。

我在路上遇到兩個獨行的徒步者,一支兩人小隊,均沒有攜帶過河繩索,這樣容錯率很低。有一人曾落水一次,好在幸運,僅是裝備溼透。有一個人告訴我,他們的隊伍在天格爾達阪上紮營過夜,具體原因不清楚。

在“虐線”中,因爲勞累可能導致情緒失控,矛盾在隊員中引發後極易升級衝突,甚至出現“散夥”的情況。作爲商業領隊或AA徒步者,需要了解什麼是“探險行爲”(Expedition Behavior),以及如何避免產生衝突或矛盾惡化

早早抵達營地,能在溫暖的陽光下享受一頓精心製作的晚餐。此時,高氣壓將純淨的高空風帶向地面,空氣清澈無比,是我行山多年來所遇的最美好的傍晚。

8名輕量化隊員較爲輕鬆的完成了狼塔C+V,1名隊員較爲輕鬆的完成C線出山,1名重裝隊員僱傭馬匹完成C線。

對於這屆隊員,他們對狼塔是欣喜的:能輕鬆順利的完成;同時也是失望的:比想象的簡單太多,甚至都沒有減重(體重)。這得益於他們的輕量化裝備和良好的團隊意識。

大雪下了一夜,雪後的羣山

本次行程中白天最高氣溫接近20℃,夜間最低溫度可達零下10-15℃,一路上遇到小到中雨2-3天,暴風雪1天,其餘時間均爲多雲或晴天。狼塔除了埡口,風不算大。但我們“很幸運”的在翻埡口時遇到了暴風雪。

剛開始下雪時的營地。在這種天氣,需要注意抖掉帳篷上的積雪防止壓塌帳篷,並確保帳篷通氣。

在翻越烏拉布圖達阪前,大雪,早晨起來帳篷差點被積雪壓塌,此時大雪還在下,難以辨認道路。埡口附近能見度僅有10-20米,風極大,大概有7-8級風,比較危險。我們用一個半小時左右快速翻過達阪,並迅速下降到安全位置。

我在翻越庫達阪途中,中午的陽光殺傷力十足,紫外線會加速皮膚衰老,甚至引起病變,而傘能提供很強的保護。

輕量化可以長時間持續快速行進,減少了在危險氣候下的暴露時間。如果我帶的是一個傳統重裝隊伍,我很難保證每一個隊員能在暴風雪中快速通過達阪,可能會選擇避風處等待天氣轉好。

不要因爲有人用38升小包走完狼塔而感到驚訝,狼塔的天氣比較穩定,比鰲太更容易做到輕量化。

帳篷:晨曦、風吟、頃刻

對於領隊來說,過河的繩子是很重的,可以考慮用不吸水的大力馬繩子,4mm強度就完全夠了。

對於隊員來說,只需要保證“四大件”帳篷、睡袋揹包、炊具不重即可,其他的減重完全可以通過一些技巧去實施。

無杆帳紮營軍團,只有一個有杆帳紮在邊緣,因爲它“不合羣”

如何在不大換裝備的情況下減重?

例如:消耗品如洗面奶、牙膏防曬霜只帶10天的量,保證出山即用完。氣罐只帶兩個中罐,有計劃的使用燃氣避免浪費。使用超輕淨水器,減少燃氣浪費。

完全用脫水食材製作的美味照燒牛肉飯,複合調味品的使用很重要,這一頓飯的熱量超過800千卡。

只帶兩雙襪子,最多兩套內衣褲,勤洗勤晾別偷懶。帶脫水的食物、蔬菜、水果,通過更好的複合調味品來調節口感,這些調味品可以在網上採購或自己在家熬製。去掉包裝袋和收納盒,這樣對自己好,對環境也好。對於那些背罐頭進山的人,我想他們一定沒有把空罐頭帶出山打算。

如果你想減重,不妨先制定一個小目標:把自己的洗漱包(包括牙膏、牙刷、洗滌劑、防曬霜等)減到60克,試試能不能做到?如果能,用同樣的思路是減少其他裝備的重量試試?

隊員正在晾曬無底睡袋,無底睡袋很輕,有着靈活的溫度使用範圍,但需要高檔防潮墊去配合使用。

許多朋友買了很多超輕量裝備,如“大白包”、粗苯帳篷、高檔鈦鍋之類,但最後發現自己的裝備還是很重,那是因爲自己還沒有具備一定的輕量化思維。

會做麪點可以節省大量的重量和揹包空間,我正在用自制調和油與自發麪粉製作香甜的印度烤餅

輕量化,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邏輯思維:在山裡,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另外要強化自身知識技能,來彌補裝備上的不足。

“最好的裝備是自己的身體”這句話說的很好,我們需要一個靈活健康的身體去翻埡口,去整理裝備,去幫助隊友,但因爲過重的裝備拖垮了“最好的裝備”就太不值了。其實,這句話也並不完全正確,還應當加上一句話,最好的裝備是自己的頭腦。

合理控制負重後,可以稍微“任性”一些。無人機是大功率電子公共裝備,需要大家的太陽能充電板並聯在一起爲它充電。

人類雖然沒有強壯的體力,但有聰明的大腦,後者纔是讓人類主宰地球的工具。

“如果我需要某件裝備,而我剛好又沒有,那我就不需要它。”—雷 賈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