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澳洲與中國關係是如何走到翻臉這一步

澳大利亞外交上一向是美國馬前卒,其作爲更積極也較激烈些。未來如果美中關係方向未變,澳大利亞也很難與中國恢復正常的外交關係。(圖/Shutterstock)

中國大陸6日宣佈無限期停止與澳大利亞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下一切活動,等於是全面斷絕與澳大利亞的友好合作關係,兩國關係跌入建交以來的谷底。其實從與中國建交之前,澳大利亞就是美國亞太政策的馬前卒,建交之後亦復如此,直到美國提出「重返亞洲」後,澳中外交就開始變質,現在美國將中國做爲戰略競爭對手,澳大利亞做爲美國馬前卒,自然就衝得比主子更快些。未來如果美中關係方向未變,澳大利亞也很難與中國恢復熱絡的外交關係。

美國在亞洲的馬前卒不只是澳大利亞,還包括日本與菲律賓。近幾年菲律賓因杜特蒂刻意表現外交自主,遊移於美中之間冀圖兩面得利,日本則因歷史因素與商業利益而對中國採取謹慎與保守策略,唯有澳大利亞積極地爲美國老大在亞洲橫衝直撞。

中國是澳洲最大貿易伙伴,雙方貿易中鐵礦砂是最重要的項目。此外,受到制裁而無法輸往大陸的澳洲商品包括大麥、葡萄酒、木材、牛肉、煤炭等多項商品。圖爲在青島卸貨的澳洲鐵礦砂。(圖/中新社)

澳大利亞的外交姿態從二戰之後便是如此,它自認是戰後在亞洲西方民主陣營中與美國關係最穩固、實力最強的盟友,在美國與中共處於冷戰時期,澳洲有很長時間未向與其有外交關係、位於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派遣大使,國內對與北京建交也有不同意見。但是美國總統尼克森1972年2月訪問北京,當年澳洲工黨上臺便立即與中國建交。此後隨着中美關係增溫,中澳關係也穩定發展,曾經訪澳的大陸領導人包括國家主席李先念、副主席烏蘭夫,總書記有胡耀邦總理則有李鵬與朱鎔基,澳洲訪中的總理級領導人也多達5位。

21世紀初美中關係頻生波折,從美中南海撞機事件到無瑕號間諜船對峙事件等磨擦持續增加,中澳之間也在2009年發生澳洲礦業鉅子力拓間諜案與發放簽證給予新疆熱比婭事件,以及澳洲領導人會見達賴喇嘛並發表對大陸人權關切的言論等,造成兩國的外交磨擦,但基本方向沒有改變,經貿與人員交流更趨熱絡,澳洲也成爲美國、加拿大之外吸引最多來自大陸的移民與房地產投資的國家。2014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澳,並在澳洲國會發表演講,兩國關係達到頂峰。

澳洲積極響應美國的南海自由航行政策,儼然是美國在亞洲最堅強的盟友。圖爲澳洲海軍艦艇與美軍進行演練。(圖/澳大利亞廣播公司

真正影響澳中關係的是美國在歐巴馬時期將「自由航行」政策焦點轉向中國,以及其後展開的「重返亞洲」政策。2014年之後,澳中雙方在人權與經貿的磨擦增加,澳洲也積極呼應美國的南海自由航行政策及亞太軍事同盟關係,自然地就跟着在外交步上美國對中政策的道路,在歐巴馬提出印太戰略時,受到澳洲內部政黨競爭影響,澳洲更努力地自我標榜爲美國在亞洲最堅強盟友,在所有美國與中國的磨擦中,澳洲總是一馬當先地爲美國衝鋒陷陣,在川普執政時期,澳洲迎合美國的抗中政策尤爲積極,包括禁止華爲5G在內,快速升高與大陸的對抗關係,尤其是首先主張對大陸新冠疫情組織獨立國際調查團,此一落井下石、背後捅刀的陰招終於讓北京決定進行報復,對多樣澳洲商品祭出制裁措施。

拜登上臺後抗中政策方向既然沒有改變,澳洲對北京制裁也做出反應,雙方相互驅逐媒體,指控間諜行爲,連外交官都彼此惡言相向。今年以來,澳洲宣佈取消兩份澳洲聯邦成員與中國簽訂的「一帶一路」協議,甚至連已簽訂合約達爾文港租賃權都要違約收回,即便可能要因此賠償5億澳元(合臺幣108億元)都在所不惜。當地專家指出,澳洲政府這樣的作爲顯然只有一個目的,即升高對抗籌碼,要讓北京難堪。

澳洲執政黨近期質疑達爾文港的租賃合約可能違反國家安全,要求國防部重審,如果澳洲違約收回,估計要負擔約5億澳元的賠償金。(圖/澳洲北領地政府)

至於北京搶先暫停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主要是5日澳洲工黨議員季青(Kimberley Kitching)等人帶頭呼籲,要求總理莫里森取消西澳大利亞州於2011年同中方簽署的戰略合作協定。西澳目前是在野黨執政,州總理馬克.麥高恩(Mark McGowan)一直強烈支持對中貿易重要性,也因此在今年的州選舉中取得壓倒性勝利,對現在澳洲執政黨來說,麥高恩是一位未來極具威脅性的政敵。北京有鑑於此,終於接受澳洲的對華政策短期內已無法挽回的事實,同時更難以忍受澳洲的侮辱性作爲,痛下決心讓雙方關係降至建交以來最低點。

澳洲特種部隊指揮官芬德利公開表示,澳中兩國未來很可能發生軍事衝突,未來除了依靠傳統的海陸空力量外,更需要使用網絡戰太空戰來對抗中國。(圖/澳大利亞國防部)

中國與澳洲的關係如此快速惡化,最壞情況顯然還未到來,現在美國仍持續挑動盟友以激烈方式對抗中國,未來澳洲這支馬前卒顯然還有不少表現的機會。日前更有媒體爆出澳軍將領芬德利(Adam Findlay)發表澳中兩國未來很可能發生軍事衝突的激烈言論,澳洲國防部長達頓也爲之呼應稱,西方應準備好應對臺海戰爭,而且除了海陸空之外,還要加強對中國的太空戰、情報戰網路戰等等。

隨着中澳關係快速惡化,雙方就算召回大使或驅逐外交人員都不會讓人意外了。圖爲澳洲駐北京大使館。(圖/美聯社)

中澳兩國走到這種地步雖然可以從十幾年來雙方的發展看出脈絡,但近期變化如此之快也讓許多觀察人士感到訝異。在雙方經濟貿易與其他交流都已停頓之後,由於在地緣上發生磨擦的機會不大,所剩下的互動大概只有外交上相互抨擊了。眼看形勢發展愈見惡化,雙方就算召回大使或驅逐外交人員都不會讓人意外,畢竟美國與中國都關閉了重要的領事館,澳洲既然跟着美國大哥亦步亦趨,驅逐幾個中國外交官也是可以想像的報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