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青年進駐 竹市東門市場風華再現

▲將有10位創業青年進駐「東門青年基地」,爲東門市場帶來嶄新風貌

記者蔡文綺/新竹報導

青年創意進駐,東門市場再現風華竹市政府日前辦理「東門青年基地」攤位遴選及簽約,將有10位創業青年進駐,將引進羅莉塔服飾、球體關節人形藍染工藝等攤位,預計今(106)年底前正式開幕營運,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期盼透過青年朋友加入,引入新世代業種,與傳統零售市場攤商交互激盪,爲東門市場帶來嶄新風貌。

東門市場設立於1900年,位處舊城區中心鄰近州廳、火車站,曾是臺灣最大市場,1977年改建,成爲全臺第一座集合市場,也是新竹市第一座有手扶梯建物,是當時最繁榮的賣場,進駐許多舶來品商店,堪稱是新竹的西門町

林智堅表示上任後積極活化東門市場,支持青年創業,去年10月與清大簽署合作意向書,成立「東門青年基地」,由國際扶輪3500地區提供部分資金,三方攜手支持青年創業。此次攤位進駐範圍涵蓋文創商品藝術、設計、飲食,如金屬工藝瓦楞紙工藝、藍染、園藝綠化、特色甜點、羅莉塔服裝及球體關節人形等,風格豐富多元。

「球體關節人形比芭比娃娃可塑性更高、更精緻,除能更換服裝,還能修改化妝、調換手腳、頭髮、眼球等,是擁有者喜好的投射」27歲返鄉青年Luna說,她高中受日本動漫文化影響,開始關注羅莉塔服裝及球體關節人形文化;就讀交大人文社會學系的知識背景,讓她探入研究背後的歷史脈絡,更啓發推廣臺灣人形文化的想法。

Luna說,東京知名的御宅文化聚集處「中野百老匯商店街」,設有生鮮女僕店、漫畫等,許多觀光客慕名前去朝聖、挖寶,其建物復古氛圍與東門市場神似,她希望經營複合式的「次文化傳播及交流的夢想空間」,透過商品販售、人形展覽、導覽課程等,打破人們對球體關節人形着重在「消費端」的現象,深入瞭解人形文化,在老建築中迸出新火花

而計劃在青年基地推廣「藍染工藝」的連先生說,藍染是顆傳統美學種子,符合傳統市場的意象,他也說,藍染色彩自然樸實且具藝術價值,不僅天然,更可抗菌除臭,可製成衣物家飾、傢俱、戶外用品等作品,盼延續藍染藝術文化。

成立藝術工作坊許先生表示,本身是相關科系畢業,對水彩油畫、壁畫富有興趣,一直期盼能夠學以致用,而不是爲了就業犧牲自己的興趣;這次能有機會在東門市場創業,希望成立工作坊讓大衆普遍瞭解色彩的美並融入日常生活,讓生命憑添色彩外並與藝術創作結合。

林智堅指出,東門市場在民國60年代是新竹市最繁榮的賣場,曾有「新竹西門町」美名,但隨着民衆消費習慣改變,逐漸而沒落,市府規劃「東門青年基地」,提供年輕人實踐創業夢想的基地。

林智堅說,新竹市是年輕城市,也有許多青年創業的需求,但資金及場地較爲缺乏,公有零售市場租金不高且百業聚集,非常適合青年創業;東門市場透過微幅硬體設施調整,配合系統性規劃與整體行銷,期盼透過年輕人的創意與熱情,讓東門市場轉型成功,營造獨特魅力。

新竹市產發處長吳甲天表示,「新竹市東門青年基地」經市府規劃及籌備後,於今年6月30日至8月15日受理青年朋友申請,經專家學者書面審查及面談後,上月公告合格申請人名單並完成簽約,希望引入青年創意能量,賦予老市場全新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