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航空暫無遠程低成本航班的時間表

“出手大方”的中國遊客在2015年春節“佔領”了日本

據日本當地媒體報道,羊年春節假期的10天時間裡,估計有多達45萬中國遊客在日本花了近60億元人民幣用於購物。

3月5日,春秋航空宣佈將新開5條國內赴日本航線。至此,春秋航空公司將成爲國內飛日本航線最多的航空公司,並將以大阪關西機場爲據點,進一步拓展日本航線。

“日本是航空公司都很看重的市場,接下來,春秋航空也會繼續在日韓、東南亞、港澳臺加大布局。”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同時,張武安明確指出,遠程成本航空是一個非常大的戰略,必須通過反覆謹慎的研究論證,目前來看,遠程低成本航班還沒有時間表

作爲中國國內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在1月21日成功掛牌上市,成爲國內第一家成功上市的民營航空公司。根據此前公佈的“春秋航空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上市公告書”,該公司發行數量爲一億股,發行價格18.16元/股。上市首日,春秋航空漲幅達到44%。

攜上市餘威,春秋航空開始了大幅擴張的步伐,不但新開日本航線,並且成立了飛機租賃公司,進軍飛機金融業。2月6日,春秋航空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完成了其第一單租賃業務

新增5條日本航線

趕在春節前上市的春秋航空,成功捕捉住了國人此輪對出境遊熱潮所帶來的商機。

3月5日,春秋航空宣佈,將在今年3月開通5條中國至日本航線,分別爲上海北海道旭川以及成都、鄭州、西安和晉江至大阪航線。

其中,上海至北海道旭川,每週一、四開班,上海浦東10:50出發,預計抵達旭川爲15:10。回程航班旭川16:30出發,抵達浦東爲18:55。

今年春節7天長假,春秋航空赴日航班共開飛48個航班,平均客座率達98%,7天共運輸旅客16934人次。根據日本觀光廳的統計數字,僅春秋航空的旅客7天就爲日本市場貢獻39.24億日元。

由於中國民衆收入增加、日元貶值、簽證條件放緩等經濟政策因素,中國遊客對赴日旅遊熱情高漲。2014年訪日中國遊客與2013年相比大幅增加86%,全年達242萬人次。日本中國旅行株式會社社長馬曉平預計2015年全年或超過320萬人次,中國將首次成爲日本第一大入境旅遊客源國

馬驍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中國遊客訪日的主要路線是“阪進京出”或“京進阪出”,即以東京、名古屋、大阪、京都等日本主要城市爲主,今年春節的主要旅遊路線還將沿襲這一特點。

張武安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新航班開通之後,春秋航空將成爲國內飛大阪航線最多的航空公司,分別有從14個城市起飛的航線。“此外,我們在日本成立了航空公司,將來可以把中國和日本之間的航線連起來,在日本境內開闢航線,形成系統循環的低票價。”張武安對時代週報記者說道。

據張武安介紹,春秋航空公司將以大阪關西機場爲據點,進一步拓展日本航線。實現據點化運營之後,春秋航空就可以在關西機場進行整備、夜間駐機等,有助於進一步拓展航線,增加航班次數。

“日本是航空公司都很看重的市場,接下來,春秋航空也會繼續在日韓、東南亞、港澳臺加大布局。”張武安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遠程低成本航班暫無時間表

雖然定位爲廉價航空公司,但上市成功的春秋航空逐漸露出財大氣粗的一面。

據記者從春秋航空官方獲得的數據顯示,春秋航空近期接收了其第50架空客A320客機,這也是其2013年訂購的30架該機型飛機中的第一架,剩餘29架將在未來三年內陸續接收。

根據業內人士分析,春秋航空將在2018年達到100架的機隊規模之後將研究是否涉足遠程低成本領域

“遠程低成本航空是一個非常大的戰略,必須通過反覆謹慎的研究和論證,目前還沒有時間表。”張武安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低成本航企正在考慮進入該領域,但是需要看未來的發展形勢。

事實上,遠程低成本航班一直是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夢想,而這塊蛋糕會爲我國出鏡旅遊人數的上升而越做越大。2月24日,國家旅遊局發佈數據顯示,春節期間(2月18日-2月24日),我國出境遊人數(不含港澳地區)達到518.2萬人次,同比增長約10%。

2007年,亞航首創了低成本的長途高端客戶服務新模式,亞航X(亞洲航空長途公司)正式誕生。現在,亞航X已在全世界10個國家開通了16條航線。

低成本長途航空公司的誕生,就是基於市場的需求,因需求應運而生。不過,不少專家對亞航涉足長途是很質疑的,因爲長途航線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據報道,在2013年,亞航X由上年的淨利潤6398萬元,轉爲淨虧損1.64億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產業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私用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副秘書長高遠洋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廉價航空沒必要進入長途航線去爭市場。因爲很多的廉價航空爲節約成本而採用統一機型,故涉足長途航空在機型上是沒有優勢的;何況還有其他傳統的大航空公司在爭長途航線,像東航南航等長途航空,那肯定是競爭不過的。

在時代週報記者採訪多名業內人士看來,低成本航空運營模式就是在差別化管理的同時,存在一些可選擇的成本,但在我國現有的航空資源配置過程中,很多時候這些成本都是不可避免的。“春秋航空等航空公司,在壓縮成本方面比三大航天然地存在一些弱勢。”高遠洋說道。

佈局航空金融產業

去年11月,中國民營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有限公司也在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內成立了一家專事航空租賃業務的公司—春秋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下稱“春秋租賃”),業務擴大到了航空金融產業。

春秋租賃註冊資本5億元,除了上市公司佔股75%,在香港成立的全資子公司春秋國際(香港)控股公司佔股25%。由於自貿區對中外合資企業也有政策支持,成立春秋租賃來運作也會對資金流動產生便利。

2月6日,春秋航空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獲授信50億元人民幣。並在同一天,春秋航空完成了其第一單租賃業務。

春秋航空曾於2012年與國開行簽署過3億美元的貸款協議,主要是爲訂機預付款、整機付款尋求融資。而根據介紹,未來國家開發銀行將爲春秋航空提供投、貸、債、租、證等多種產品以及中間業務

張武安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目前新建租賃公司主要是爲春秋航空服務。航空公司進入飛機租賃業有其天生的優勢。

“飛機屬於重資產,可以使用金融手段盤活和優化資產,而通過金融租賃公司來做這件事情,航空公司就可以輕裝上陣。另外,一旦航空公司運力過剩的時候,還可以通過租賃公司把飛機往外轉移,降低經營壓力。”張武安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上述春秋租賃第一單的飛機,其實是春秋航空2013年與空客簽署的30架A320之一。春秋租賃也在6日與空客等簽署了意向性協議,將在飛機項目融資、融資結構設計等方面加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