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網「實名制」7月1日上路 流失未依規定通報者最高罰15萬

▲刺網實名制7月1日上路 。(圖/嘉義政府提供)

記者翁伊森/嘉義報導

刺網爲漁獲效率高漁法,不過如果網具流失,容易造成海洋環境破壞,且對海洋生態也造成傷害。農委會今年已公告刺網實名制新規範,刺網漁具應標示漁船編號,提醒宣導期6月底期滿,110年7月1日起展開查覈,若未標示將裁罰3到15萬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10年1月14日公告「刺網漁業漁具標示措施」,自110年7月1日起,如果漁民攜帶未標示刺網漁具出港,將裁罰3到15萬元,另自111年1月1日起,刺網漁具不慎流失漁業人未依規定通報者,將罰3到15萬元。

刺網漁具需以書寫噴漆方式,在網具兩端浮球旗幟)清楚標示漁船筏統一編號,若浮子大於8公分者,每間隔50公尺也需將浮子標示漁船筏編號;如果浮子長度小於八公分,或未系綁浮子者,須於兩端浮球間的浮子綱上,至少擇一處標示。另外,如果刺網漁具不慎流失,漁民也應向漁業通訊電臺通報,或進港後向漁會、安檢所進行通報。

刺網漁業包括流刺網、底刺網、刺網、流網,嘉義縣刺網漁業漁船筏有1300餘艘,縣府近半年來於東石布袋辦理4場次說明會,也透過文宣、安檢所等多元管道向漁民宣導,說明責任漁業的重要性,加強宣導漁民配合完成刺網標示,併網具如有流失應通報,減少刺網在漁業行爲中變成海洋廢棄物,破壞海洋環境,影響海洋漁業資源機會

同時,嘉義縣府已啓動協助漁民標示刺網編號的服務,已進行個別電話通知漁民作業中,併到船服務方式提供編寫協助。如果漁民有不瞭解或服務的需求,也可以直接聯絡縣府農業漁業科05-3620123#8997,將會安排專人服務,刺網漁民可以善加利用

穿上就有好身材!「塑崩褲」下殺2.5折 運動、秀美腿都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