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P首創全球學徒制課程 臺灣大學生搶當綠電先鋒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臺灣辦公室,在臺推出全球首創的學徒制課程。(圖/記者周宸亙攝)
財經中心/臺北報導「能夠站在臺灣產業的最前線,見證能源轉型的一刻,我與有榮焉!」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專案助理陳思帆,一面拿起樂高積木做成的風機模型,一面對ETtoday記者說着,眼神熠熠發光。
曾留學海外、原本因任職翻譯工作,而意外踏入離岸風電領域,她在爲CIP從事翻譯的過程中,因爲積極負責、勇於解決問題,而快速被CIP破格錄取,目前負責專案內部協調與產學合作的課程項目。
CIP臺灣區計劃開發經理劉兆歡,也是CIP在臺落地第一批招募來的大將。原本任職臺灣經濟研究院的她,熟稔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從理論到實務,她決定投身綠電產業的第一線,爲臺灣培育綠電人才。
全給薪實習生計劃 在臺培育綠電人才
今年3月22日,CIP與臺大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系、丹麥科技大學DTU風電學院共同宣佈,將以產學合作提升臺灣離岸風電人才量能,CIP也同步展開實習生計劃,將在全臺海選十位優秀學生,於今年九月展開2年的「全給薪」實習生活,從離岸風機、海底基礎、海事工程、合約管理到財務衛生等十大領域,獲得全套的實務訓練。
CIP臺灣區計劃總監許乃文說,臺灣加速發展離岸風電產業,政府預計創造3.2萬個職缺,而CIP在臺規劃的風場,未來也亟需各種積極任事的人才,他與丹麥團隊的同仁將透過實習生計劃,提供臺灣年輕人有更多就業選擇。
▲CIP臺灣區計劃總監許乃文在臺催生實習生計劃。(圖/記者周宸亙攝)
實習生說明會 大學生當天就來遞履歷
劉兆歡和陳思帆,正是爲CIP打造實習生計劃的靈魂人物。劉兆歡說,世界上14座最大的離岸風場中,CIP團隊參與了10個以上的計劃,實務經驗豐富,且對於風場各管理面向的專業人才培育,也提前二年在臺催生實習生計劃,並在今年3月開放近百名學生參訪CIP辦公室。
離岸風電產業有多熱?「在實習生計劃說明會當天,就有學生帶着履歷表,要CIP團隊的同事幫忙診斷,」劉兆歡說,也有不少學生在參訪結束後,私下寫信來詢問實習生計劃的細節,顯示臺灣學生對離岸風電產業的積極度。
「外商企業溝通透明,對事不對人、按部就班、有效率,」陳思帆說,進入CIP以來,負責翻譯、專案及活動等工作內容,感受到外商既接地氣又同步與國際接軌、遇事提前規劃並落實執行的態度,「感覺自己每天都有成長,很開心。」
侯奕愷說,CIP將以優於市場行情的月薪與福利,讓臺灣的職場新鮮人成功卡位離岸風電產業,雖然工作內容高壓具挑戰性,但CIP團隊成員都願意傾囊相授,只要挺過二年紮實的訓練,就能成爲離岸風電產業的先驅,表現優異者更將獲聘爲CIP正式員工,讓離岸風電專業在臺灣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