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向北探索文藝的寶島臺灣

臺灣之旅 始於探索終於收穫

行程信息:景點、行程、交通、美食

達人絮語:"我的臺灣,是從偶像劇和小清新電影開始,《藍色大門》裡留着細碎短髮的桂綸鎂騎着單車從斑駁的樹影裡穿過,《海角七號》裡夜色的臺北阿嘉的憤怒裡落下帷幕,剩下的是恆春半島潮溼溫潤的海風;《那些年》裡古舊的菁桐月臺上留着沈佳宜和柯景騰沒有開始也永遠不會結束的初戀……"

本期達人:張小水

D1 從廈門出發

第一站廈門港

船開出港,往海的深處開去,新奇和超好的天氣使我們忘記了航行的顛簸,多了好多的期待。

第二站金門車站

外面陽光正好,還未進入臺灣本島,我們就已經有了許多不一樣的體會,街道不寬,但十分乾淨,當地人都非常熱情,無論是行政辦事人員還是面線店的老闆或者只是路邊的行人,生活態度十分認真並且積極向上。

第三站金門機場

金門機場不大,停的都是小小的螺旋槳飛機,倒也很洋氣。但是最有特色的是那條沿海的跑道,飛機滑翔的時候,身邊是長長的蔚藍的海岸線,飛機躍空起飛的時候,我們就在一望無際的臺灣海峽裡了。

第四站高雄六合夜市

不知是不是被眼花繚亂的好吃的晃暈了,還是被臺灣人民對甜食的熱愛誤導了,大排長龍的燒烤是甜的,海蠣煎是甜的。

貼士:1、廈門的朋友可以辦理一張華夏銀行的卡,境外每天第一筆取款免手續費;

2、大陸的朋友可憑62開頭的銀聯卡在高雄捷運站領取免費的高雄捷運卡,只需充值即可使用,不僅方便出行,返回以後還可以留作紀念哦。

3、15到30週歲的朋友們可以在高雄機場(或桃園國際機場、重要火車站、捷運站、航空站)憑通行證件或護照免費領取臺灣青壯卡,能夠享受很多臺灣景點門票、交通、住宿、美食和購物的優惠。

D2  從高雄到墾丁

第一站 美麗島捷運站

美麗島捷運站內部的“光之穹頂”,超級巨大的彩繪玻璃在光的映射里美輪美奐,讓腳步匆忙的換乘乘客忍不住駐足欣賞。當然了,小組長也是在後來回來之後才知道原來這個捷運站還富含着豐富的政治意義。

第二站 墾丁客運

在從高雄開往墾丁的國光客運上,可以欣賞沿途的美麗風景開到視野開闊的時候,已經能看到傍晚的大海和收工準備回家的鄉下村民,他們帶着草帽,騎着機車,伴着海風,悠閒的像在度假,所以,難得的是心態呀。

第三站 墾丁大街

墾丁大街是墾丁片區最最繁華的地方,好吃的好玩的紀念品應有盡有,大街上人來人往卻十分的井然有序,地上非常乾淨,沒有我們常見的髒髒的紙巾塑料袋竹籤子。強烈推薦炸肥腸,肥腸中間穿上香蔥,炸到外酥裡嫩,撒上香香的辣椒粉,一口咬下去先是肥腸的潤香,後是香蔥的清爽解膩。

貼士:高雄車站旁邊就有專門供旅客存放行李的寄存處,方便我們這種高雄一日遊的旅客,收費十分便宜,好像一件2塊人民幣

D3 漫遊墾丁

第一站 船帆石

大大的石頭像船一樣航行在湛藍的海面上,石頭上綠意盎然,海鳥環繞,非常的原生態。

第二站 墾丁國家燈塔公園

鵝鑾鼻位於臺灣島的最南端,是我們能夠到達的最南端頂點,三面臨海,是太平洋、巴士海峽和臺灣海峽的分界處,在地圖上看起來很像非洲的好望角。燈塔公園裡的鵝鑾鼻燈塔市臺灣光力最強的燈塔,還有“東亞之光”的美稱。望着遠處波瀾壯闊的海面,背後是巨大的白色燈塔

第三站 龍蟠草原

經過龍蟠草原的時候,狂烈的風在茂密青翠的草場上呼嘯而過,對話的聲音也被風聲蓋過,場面十分壯觀,我的衣服被風鼓滿,面對着無邊無際的海洋,忍不住對自己說,世界這麼大,而我渴望一一走過,走過南方北方,走過四季交疊。

第四站 恆春鎮的阿嘉的家

阿嘉的家已經被圍起來收門票了。明信片倒是做的不錯,細數着那些電影裡的美景被自己一一走過變成現實,不禁覺得這種時刻的感覺,真的很好。

貼士:1、由於墾丁沒有方便的公共觀光方式,所以遊玩主要方式可以選擇如下三種:A、包車拼車,我們沒有選擇,所以具體價格不詳;B、電瓶車,最主要的方式,價格比較便宜,但是電瓶能夠支撐到達的地方實在很有限,很!有!限!除非你跟老闆商量,加錢,讓老闆給你半道兒送電瓶去;C、機車,很刺激很方便,20塊錢的油可以跑一天,租車比電瓶車略貴一點,額,但是需要國際駕照。

2、如果選擇騎車,建議最好着長衣長褲,方便並且防止曬傷,裸露在外的皮膚一定要定時擦防曬霜,墾丁的太陽光紫外線很強。另外墨鏡是一定要的,擋太陽是其次的,主要是防風防砂啊!

D4 墾丁海濱

第一站 後壁

後壁湖是墾丁海鮮最肥美,海水最乾淨的地方,另外它的近海就有豐富的珊瑚礁和魚羣,十分適合浮潛觀賞,屬於墾丁遊玩不可錯過的項目。

第二站 浮潛

陽光透過海水,呈現出一個不一樣的海底世界,能見度高的時候能夠看見深處的五彩斑斕的魚羣和大朵大朵美麗的珊瑚。

貼士:摩托艇加浮潛的項目實在太便宜了!(摺合人民幣每人60)

後壁湖海鮮,果然不負墾丁美名,新鮮且便宜,這麼大一份生魚片,折人民幣20

白砂沙灘,是李安導演《少年派》的拍攝地點,砂子果然又白又細

D5 墾丁到花蓮

第一站 枋寮車站

枋寮車站具有濃濃的日治時期留下來的風味,小小的月臺承接着南來北往的旅人。車站裡有個小小的鐵路文化小站,有許多跟鐵路有關的紀念品和各種木質紙質明信片,另外還有許多鐵路紀念章供遊客留念。

第二站 花蓮

溜達在花蓮的馬路上,這裡不似墾丁旅客衆多,雨天使行人變得稀少,照着老闆圈給我們的花蓮美食地圖一路吃吃逛逛倒有一種回到了廈門的感覺。

貼士:1.臺灣鐵路上的臺鐵便當非常好吃,池上車站的池上便當也不容錯過。

2.花蓮可以乘坐賞鯨船出海賞鯨,但如果下雨,賞鯨船無法出航,所以好天氣纔是最重要的。

D6 花蓮到瑞芳

第一站七星

七星潭其實不是潭,由於從高處瞭望,海面形成漂亮的彎月形得名七星潭。

第二站原野牧場

原野牧場是半山坡上的已經觀景餐廳,木質結構,顯得古樸有氣質,食物也特別精緻,主推羊肉羊奶料理,但我個人覺得還是海鮮套餐更好吃。擇一靠窗的位置,欣賞一下七星潭裡掀起來的白浪

第三站 蘇花公路

蘇花公路,北起宜蘭蘇澳,南至花蓮,一面依峭壁之山,一面傍太平洋懸崖之海。修建於日治時代,路面最窄時僅3.5米,彎道15米。因其地勢險要,風景絕美成爲世界著名的景觀大道。此路來往大多爲砂石載貨車,時常有落石,雨後或颱風天氣會出現塌方泥石流,加上大陸觀光團墜崖事件的發生,使得蘇花公路雖爲景觀大道,卻不是臺灣主推的旅遊景點。

貼士:七星潭旁邊有租自行車的地方,可以騎車上山頂。

在生態如此好的地方,注意安全,尤其是野生動物。

蘇花公路在東北季風來臨以及颱風前後是嚴禁旅客進出的。

D7 瑞芳到九份

第一站 菁桐火車站

建造於1929年的菁桐火車站,是臺灣目前僅存四個日式木造車站之一,也是臺灣三級古蹟。《那些年》裡不少鏡頭選擇在此取景,也爲這部電影增色不少。

第二站 十分

十分最最出名的要數天燈。鐵路沿線的店鋪幾乎都是兜售天燈的店鋪,來自全球的遊客有各式各樣的語言在燈面上留下祝福的話語,就在鐵軌上等待放飛。小火車快來的時候,站臺上的列車員會大喊幾嗓子“車子來了,快點讓開”,人們就紛紛跳上鐵軌邊的站臺,等待小火車悠悠的開過去……

第三站 九份

有人來九份是因爲《悲情城市》中鎖展現的舊式建築、坡地以及獨特的九份風情;有人來九份是爲了尋找宮崎駿《千與千尋》。但我想更多的人,也許只是想暫時遠離城市的喧囂,來看一看這個山坡上點綴在海間的萬家燈火。

貼士:傳說九份得名是因爲原來這裡只有九戶人家,每次有人下山採購的時候都會買九份回來,於是後來這個人數稀少的小村子就被叫做九份。現如今九份已經遠遠不止九戶人家。

九份依舊保留着日治時代的舊式建築,其主要的景觀聚集在基山街。

D8 九份到臺北

第一站九份昇平戲院

昇平戲院最興盛的時期,每月排演的歌仔戲、電影、新劇、布袋戲都能滿檔演出,門口依然是原貌保存的販賣部,如今只剩舊時光的記憶。

時光似乎特別的偏愛九份,它給了她時代發展所必須的推動力,讓她熱鬧繁榮,但更重要的是,它沒有掩蓋她最原始的純真,反而給了她充分的歲月的沉澱,她用她的從容和淡定,給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旅客最溫柔的撫慰。再回憶一下沒有憂愁的舊時光,然後整裝出發吧。

第二站 臺北西門町

告別了復古的九份,就立刻陷入了臺北這個繁華的大城市。在這裡你將要面對眼花繚亂的品種和折扣。

貼士:傾情推薦臺北馬辣火鍋,24小時自助,海鮮肉食甜點無限暢食,人均人民幣120。

西門町是臺北西區最重要的消費商圈,是臺北市第一條且有指標性意義的徒步區。

D9 遊臺北

第一站 野馬飛行場

在野馬飛行場乘滑翔傘也是臺灣之行不容錯過的活動。

第二站 101大樓、國父紀念館

國父紀念館的整點禮兵交接儀式,伴隨着翩翩起舞的音樂噴泉,廣場上有休憩的觀光客,有帶着小朋友出來散步的市民,沒有肅穆的氣氛也沒有守衛森嚴的衛兵。

貼士:臺灣的民宿和酒店很多很方便,但論價格,比大陸平均水平還是要貴一些。

誠品書店還是要去的。哇~~~~~文藝小青年那是一片片的哇,好書確實不少,價格嘛也確實不便宜,環境嘛那也是真心的好,算是一個消磨時光的絕好去處。

D10 告別臺北

第一站中正紀念堂

紀念堂左右兩側是臺北劇院,對面是藍瓦白牆的自由廣場。從自由廣場走向中正紀念堂的路上,看到的依舊是充滿了勃勃生機的臺北縮影,帶寶寶出來曬太陽的媽媽,散步的老人,商討活動排練節目的年輕的學生,一切都是鮮活的積極向上的。

第二站臺北故宮

臺北故宮的寶貝真的不少,但是最有趣的是他做了更多的人性化的設計,比如介紹臺北街道佈局變化的時候,下方有個按鈕,你一按,導覽圖上的小車就能開起來啦;或者是像跳舞毯加大富翁一樣,你跳一格,就會有對應地點的介紹;最好玩的是科技館的皇帝穿越系列,給皇帝穿上太空服,送上月球等等。

行程特色

1.寶島電影的取景地

《海角七號》、《那些年》、《悲情城市》、《藍色大門》等等,很多人對臺灣的最初印象是從臺灣偶像劇和電影開始的,從南向北,跟着電影走,去看看依附着電影故事的臺灣。細數着那些電影裡的美景被自己一一走過變成現實,不禁覺得這種時刻的感覺,真的很好。

2.臺灣街頭小吃

臺灣小吃,是一系列臺灣的特殊街頭食物的總稱,也是臺灣在地文化的最佳代表之一。並且形成了特有的小吃夜市,比較出名的有:寧夏夜市、逢甲夜市、士林夜市、888夜市等。想要大飽口福,夜市是最好的選擇。臺灣魚丸是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深海鮑魚丸又是魚丸之王。

3.特別的臺灣民宿

民宿也是臺灣文化的一部分,很多民宿都非常有特色,條件環境都很不錯,價格一般也可以接受。其實臺灣民宿最大的特點就是熱情的老闆,他們會熱心地推薦當地的美食,幫你安排行程,甚至還會邀你一起吃飯!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民宿規模不大,經常住滿,注意提前預定。

延伸閱讀》》》[旅遊攻略]臺灣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