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轉條例》通過!許毓仁:轉型正義似乎變成廉價政治口號

國民黨立委許毓仁。(資料照/記者季相儒攝)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立法院在5日院會中,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將於行政院底下設置「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規畫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平復威權時期司法不法任務。對此,國民黨立委許毓仁表示,「轉型正義」似乎變成了一種廉價的政治口號,但轉型正義的真實意義在於追求真相、迴歸正義,然後尋求和解並重建社會重點是讓過去的加害者坦承錯誤,讓受害者得着安慰。

根據條文,行政院下設置「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由行政院長提名9人,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之,同一政黨人數不得超過3人,目的爲推動「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及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併促進社會和解」及「處理不當黨產」等4大任務,2年內須就上述任務,向行政院長提出完整調查報告,未完成得延長,完成任務後解散。

許毓仁表示,身爲國民黨的一員,他同意國民黨應該坦然面對過去的歷史,並在溝通中尋求社會的關注,重拾社會對國民黨的信心;他也提出了3點對於《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的看法。

第一,許毓仁認爲,政府站在至高點,不應該用對付政敵態度追究責任,若政府是以勝利者姿態來決定誰就是侵犯人權主謀,而不是謹慎求證、完全確定在真相的基礎上,以司法程序追究責任,那就是「勝利者的正義」不是「轉型正義。」

第二,許毓仁提到,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前南非大主教屠圖(Desmond Mpilo Tutu)在他的書,《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No Future without Forgiveness)》提到,「像二戰盟軍將所有戰犯送上法庭,這個方案對於南非的穩定與發展,顯然是不合適的」,這樣的轉型正義,會變成「以暴制暴的正義」,只會徒增仇恨無法促成真正的和解。

第三,許毓仁認爲,《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不能變成忽略日本強徵慰安婦屠殺原住民的「選擇性正義」,對應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陳芳明說,「歷史受難者應對歷史寬容,不要常用報復心態,如此臺灣沒有和解的可能」,「選擇性正義」當然不是真正的轉型正義。

許毓仁強調,臺灣經過3次和平的政黨輪替,被盛譽亞洲華人社會的民主燈塔,民主的價值就在於溝通與尋求共識;「我們是不是更應該透過這個機會,創造可以讓這個社會有更多溝通與對話的機會,更鞏固與深化我們引以爲傲的民主價值,而不是再一次的撕裂族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