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炒房開春降溫!自用族出籠砍價 房仲1月交易縮水
▲央行打炒房,買方期待價格修正,讓部分低價區交易量有所提升。(圖/記者周宸亙攝)
去年底房市調控措施一波接一波,打擊炒作風氣,但仍有首購買盤撐腰,各家房仲今年公佈1月成交價量數據,皆呈現略減趨勢,雖有自住買氣支撐,但買方普遍期待價格修正,也讓部分低價區塊交易呈現相對弱勢。
信義房屋統計今年1月前26日門市交易價量現況,交易量較12月持平,但首購需求熱絡成交比重,優於去年以及上個月表現;如新竹、桃園與臺中主要都會區的交易量,較上月成長。
去年1月逢農曆春節、銷售天數少、成交量基期較低;至於今年1月與去年12月相比,交易表現則大致持平,市場尚未出現年關前買氣降溫跡象。
至於六都現況,北市交易量月減6%,應是買賣雙方對於政策與外在情勢變化較敏感;新北則有自住買氣維持交易量,較上月持平。另桃園月增6%、總價500~700萬元、700~1000萬元與1000~1500萬元的交易,都較上去明顯成長;新竹地區月逾1成;臺中則是月增4%,總價700~1000萬元的首購產品增加最爲顯著;臺南市則是月減17%,高雄市月減6%。
►《地產詹哥老實說》EP15/3大「歹厝邊」無法可管? 惡鄰居排除條款是最後救贖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購屋人多數能理解政府是打炒房,而非全面打房,1月上旬後政策所引發的觀望逐漸淡化,同時疫情發展雖然引起市場密切關注,但剛性需求對於政策與外在事件較不敏感,加上市場上幾乎也都是自住當道,1月的房市交易量並未較上月有明顯差異。
曾敬德指出,若此波疫情後續發展能夠受控,則農曆年後的買盤可望快速回籠,不過同時間政府也會持續關注房市變化,避免房市出現過熱的現象。
▲ 央行打炒房負面因素對首購型與投資型客戶影響深,特別是低價區域。(圖/記者張菱育攝)
另外,住商機構企畫研究室統計,1月全臺交易量與上月相比略減6.9%,較去年同期大增60.5%,受惠於2020年農曆年在1月,工作天數大幅減少的季節性因素,六都均優於去年同期。至於六都狀況,北市交易量月減11.8%,年增67.9%;新北月減1.5%,年增79.7%,桃園月減11.7%,年增31.7%,臺中月增14.1%,年增98.9%,臺南月減13.6%,年增74.7%,高雄月減6.3%,年增37.1%
六都年成長大幅增加,月成長臺中獨強。住商機構企畫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分析,央行打炒房負面因素對首購型與投資型客戶影響深,特別是低價區域,買方期待價格修正讓交易呈現弱勢,而臺中捷運雖走走停停,可自用買盤仍有支撐,應是成交穩定的重要原因。
大家房屋企畫研究室專案副理郎美囡認爲,房市調控一波接一波,將有助於清理房市比較紛亂的籌碼,對於投機型買方的比重也能降低,對市場並非壞事,總體來說,明年在低利多資金的狀況下,如無意外,應延續今年價量均穩的狀況,不大容易出現暴漲暴跌。
除此之外,臺灣房屋集團統計,1月整體交易量月減1.9%,年增58.2%,而臺北月減最多達12.5%,除了新竹月增7.2%,臺中6.3%,以及桃園增4.7%,其餘各都交易量都較上月減少,但對照去年同期,仍明顯大增。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去年12月央行祭出限貸令,買方心態已逐漸產生變化,多少會期待有投資客拋售,或建商降價等機會,追價意願不高,出價也相對保守。不過看房、賞屋的腳步並未放緩,屋主也仍惜售,讓價空間也不大,買賣雙方對價格沒有共識,是造成月交易趨緩的主因。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江怡慧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起,對於房市威脅似乎沒有太大的影響,反倒是2020年打炒房事件,讓預售紅單以及建商推案、房價調升等等稍顯停滯,不過民衆預期是否會出現倒貨潮或是跌價情況目前尚未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