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抗中 歐美關係回不去了

歐盟此舉打臉了川普政府牽制中國戰略,雖然川普即將卸任,其後遺症卻會由拜登新政府來承受。(新華社

歐盟趕在新年前夕與北京達成《中歐投資協定》,被白宮國安顧問博明形容爲連「遮羞布」都不要了。所謂遮羞布,指的是歐盟一向標舉人權原則,但他真正在意的其實是,歐盟此舉打臉了川普政府牽制中國的戰略,雖然川普即將卸任,其後遺症卻會由拜登新政府來承受。

歐盟急於與北京敲定協定,令美國大感失望。然而反過來說,歐盟會這麼做,也是出於對美國亦即川普政府的失望。川普執政4年來,美歐關係大倒退,德美關係更降至最低點。歐盟認爲,川普推動一切以「美國優先」的政策不顧歐盟,損害了歐洲經濟政治及安全利益。而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和政治對峙,更令歐盟處於兩邊爲難的尷尬境地

很多歐洲人因此認爲應該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唯美國馬首是瞻。這次歐盟甩開華府,與北京達成協定,可看作是歐盟內部力主「戰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一派的勝出,反之則是講究對美協調的「跨大西洋同盟派」之挫敗。儘管拜登即將入主白宮,且他已許諾上任後會積極修復美歐關係,並希望與盟友形成「統一戰線」,共同應對中國。

北京擔心未來拜登「聯歐抗中」,也急於在拜登上任前與歐盟達成協議。據說,在中歐談判因人權和核能問題陷入僵局時,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敦促談判官員作出讓步,包括在歐盟一直要求的市場準入方面。歐盟顯然亦想利用中方這種不安情緒。但在美國看來,這可說是正中北京的下懷。

德國外長馬斯近日在接受德新社採訪時表示,「如果我們所理解的主權只意味着,未來我們只做華盛頓希望的事情,則我們大可不必奢談歐洲主權。」這番話說得很白,似乎也預示着,即便拜登上臺歐美關係不會自動恢復到歐巴馬政府時期的相對友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