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看臺灣-化妝室

有一個地方無論您上哪兒都非去不可,那就是廁所

竊以爲,中國人的吃喝極富文化、極富傳統。緊接着吃喝的拉撒,就差遠了,將就對付一下。將就的地方叫廁所、毛坑毛樓糞坑,或屋旮旯裡的一個馬桶。真是不屑一顧,不值一提。近年來,報紙上常有「廁所」文章,批評居多,比如,髒啦,臭啦,不近人情啦,某先生或某女士內急得不得了,廁所把門的非要先付費不可等等。

也許與下鄉多年有關,我的思想還停留在「毛坑」的水平,不就是一個拉撒的地方嗎,有公共廁所已經夠意思了,有啥可挑剔的。

到了臺灣,猛然發現「廁所」所在竟標着「化妝室」。「化妝室」?我暗暗發笑。此場所臭烘烘的,誰會想泡在裡面化妝?這個叫法是雅,未免有些矯情吧?

我從臺灣島的北端到臺灣島的南邊,每天總得三番五次光顧化妝室。光顧得多了,便生出驚異來。無論城市小村鎮,還是賓館商場公園學校機關,化妝室是無一例外的乾淨、舒適、無臭味,無一例外地配有大卷衛生紙,還有殘障人士專用設備。化妝室洗手池上面鑲着大鏡子臺上放置洗手香皂,甚至插花。不收費如廁後,我洗手、烘乾手,再對着大鏡子整一整衣裙補一淡妝。嘿,果然是化妝室呀。

一日路過嘉義縣汽車停在高速公路旁加油。我們紛紛進入加油站旁的化妝室。化妝室很寬敞,雪白的瓷磚牆上掛着油畫鏡框洗手檯上的花瓶裡插着一大捧奼紫嫣紅的鮮花小提琴樂曲遠遠傳來。這是在遠離城市的偏僻鄉下嗎?我輕輕地聞聞鮮花,一時竟不知身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