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在臺灣》我在臺灣的三次人際衝突

好朋友從宜蘭寄過來的一大箱蔬菜與零食。(作者提供)

我在臺灣的三次人際衝突,分別是跟水果店老闆娘、老師和朋友。

和老闆娘的矛盾 :老闆娘算錯錢不承認

有一次我跟室友一起去買水果,共45臺幣,我付100紙鈔出去,走到門口才發現老闆娘只找了5塊硬幣,轉回去跟她說,她卻堅持道我給她的是硬幣,因爲她聽到硬幣進入收銀櫃「當」的聲音,我懶得跟她吵,憋了一口氣就走了。

後來理清來龍去脈,我確實給她100,她本來要找我55塊,但因爲別的客人問她問題,她就把50塊機械地收回收銀櫃,所以遞到我手上時只剩五塊,而那50塊進收銀櫃,就是老闆娘所說的「當」的一聲。

我氣憤地跟室友說:「我發誓我再也不去這家店了,而且你看,老闆娘總一副苦瓜臉,客人都被她嚇跑了!」

下一次,我跟室友又經過了這間店,裡面的藍莓史無前例大特價,平時菜市場100塊3盒,超市促銷100也只能買2盒,今天這兒一盒只要10塊錢(兩塊多人民幣),我一看,品相還很不錯,馬上買了三盒。

見面三分情

我故意全程不看老闆娘,結果是她主動來跟我解釋賣這麼便宜的原因,「啊只是搬運的時候撞到了,每一盒只磕破了一兩顆而已,」一直用臺灣國語說:這個很好出(很好吃)啦!

還跟我們介紹藍莓可以做果醬。我想她應該不記得我是誰了,而我被她的熱情打動,一不小心地對她笑了一下。

買完之後,我就問室友:你是不是在心裡想說:「這個人那天不是還很生氣地說再也不來了嗎?」

其實我本來是想再也不來了,但我就是很喜歡吃藍莓,而且這實在太便宜了嘛!

不過...跟老闆娘說了幾句話之後發現,其實她並不是苦瓜臉,只是做這一行真的會累啊忙到來不及笑。

原來啊,有時候心裡很討厭的人,只要打個招呼,就會覺得其實對方沒那麼「十惡不赦」,冤家宜解不宜結,買完藍莓之後我覺得特別滿足、特別開心。以後經過那家店也還是會進去看看。

和老師的矛盾:老師說話「不留情面 」

這門課的上課形式是一位同學報告一本書,其餘同學聽完後,要提出問題並參與討論。

我的問題是我個人對那本書的疑問,結果這個問題被老師直接攔截,老師不讓同學回答,理由是他覺得我的問題沒有針對性,老師是這麼說的:

「這個問題跟同學剛纔的報告一點關係都沒有,我不知道海珊剛剛那一節課是沒有聽,還是說聽完了也不能提出什麼問題。」

當時我心裡那個「幹」字已經到嗓子眼了,差點就脫口而出。大家別看我平時這麼歲月靜好,其實本人是個暴脾氣,我當下就想說好喔,那我也懶得裝了,既然你說我沒聽課,那我乾脆不聽唄。

我開始直接「擺爛」,明目張膽拿出手機,還一直喝水——我的水壺是不鏽鋼的,開關瓶蓋要很謹慎纔不會發出聲響,被老師說完以後我就故意弄得乒乒乓乓的。

接下來另一位同學發言,他問道:「時間有限,我提一個簡單的問題。」結果同學提了一個很難的問題,讓臺上同學解釋一個抽像概念。

這個問題也被老師攔截:「剛同學報告的時候就已經說了這個很難解釋,你現在又提這個問題,同學會很爲難。」

說話會帶電的老師

我跟剛剛那位同學都因爲提問題被老師打槍,一個是因爲提得太簡單,一個是因爲提得太難。老師覺得很有必要針對我們怎麼提問題來討論一番:

「我說話就是很直,可能會帶電,你們不要覺得我的話會電到你們。我不想當那種只會說你們很棒你們很好的老師。」

老師說,自己常有這樣的經歷:一些同事在走廊上遇到他,叫住他,跟他瘋狂吐槽現在的學生一年不如一年,程度很差,而老師心裡想的是:可是你剛剛在教室裡不是才說他們很好、他們做得很棒嗎?

「我不希望我在這裡說你們很好,但是在外面又聽到別的老師說你們不好。現在很多人說父母、老師就不能講小孩,要說正面的話,可是很多事情,父母不跟你說實話,還有誰會跟你說?」

其實我聽到這裡,眼睛已經有點發燙,因爲我想到自己的媽媽,我在家喜歡跟狗狗一起睡覺,我媽就會說我的房間聞起來一股狗味。

還說我不洗頭的時候很臭,沒看到我的人就能聞到空氣中我的頭味,我媽都很擔心我住宿時會不會臭到人家。

被媽媽這樣說當然很沒有面子啦,想說老媽你講話就不能委婉一點嗎?但就因爲媽媽一次又一次唸叨,在外面時就真的會更注意這一方面。

何謂良師益友

聽老師這麼說完,突然就覺得自己剛剛那樣擺爛實在很不ok。下課之後,我等同學問完問題,就去老師說謝謝,謝謝老師這樣直言不諱指出我們的問題,

我也承認自己確實聽得不夠認真,沒有針對報告來提問,牛頭不對馬嘴。

這時老師反而說我很認真,我知道老師這裡就單純是鼓勵我了。

從前一位老教授告訴我:「我們決定要教一個學生的時候,是會狠狠訓練他的。」

我們應該認真地想一想,那些冒着被我們討厭的風險,也要教導、指正我們的家人、老師和朋友,究竟是爲了什麼?什麼纔是良師益友,相信大家心中會有答案。

和朋友的矛盾:朋友要跟我「絕交」

第三次衝突是跟宜蘭朋友若莓,去年暑假前,臺灣疫情開始爆發蔓延,我自己一個人在臺北也有點慘,很想回廣東,就把這個決定告訴若莓,若莓不知道怎麼回事,居然就不支持我這個決定,接着我們就吵起來了。

我只是想回個家,其他陸生也回去了啊,這麼理所當然的事情,爲什麼我要被你道德拷問?她說:「好啊!叫你想清楚後果就是道德拷問,好啊!」

然後她就不回我了,還把我一直存在她那邊的錢還給我,有一種要跟我絕交的感覺,然後我就開始緊張了,一股腦跟我媽、跟我們共同認識的兩位老師都說了這件事,我說若莓要跟我絕交。

我又給她發了一串消息,但她還是不回我。因爲我當時也不太會做飯,若莓根本就沒考慮到我在臺北每天吃自己做的一模一樣、又難吃的飯菜有多煩。我也懶得管了,絕交就絕交!

來自遠方的蔬菜箱

結果第二天一早,我收到了從宜蘭寄過來的一大箱蔬菜,應該是前幾天就寄出了的。裡面除了新鮮的蔬果,耐放的地瓜,還有我最喜歡吃的臺灣古早零食——整整兩包大豬公!

我覺得很不好意思,去找老師。老師對我說:「對啊,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其實你一個人在臺北,她很關心你。」

其實仔細想想,若莓也只是擔心我一回去就再也回不來了,因爲我有過這個經歷,2020年因爲疫情,在大陸上了一年的網課,疫情下兩邊政策瞬息萬變,而且我當時研究所還沒放榜,真的很可能一走就再也回不來了。

若莓叫我不要一時衝動做決定,也是希望我不會留下什麼遺憾而已。我就去跟她和好,雖然我也是很要面子啦!但想想,臉皮可以吃嗎?又不能吃。

耍耍白癡

我就去跟若莓耍白癡,嘻嘻哈哈討拍一下:「啊若莓,你怎麼對我這麼好啊,怎麼寄了這麼多好吃的給我啊,你居然還記得我最喜歡吃大豬公哦,你怎麼對我這麼好啊*2,你真是我的好朋友,你真是我上輩子修來的福氣啊!」

雖然還是會被她念啦,她說:「你知道昨天王老師直接打電話給我問我爲什麼要跟廖小花絕交!啊你媽也來找我!羅老師也找我!我壓力真的很大欸!你到底跟幾個人講說我要跟你絕交啊!」她傲嬌地說:「我沒有要跟你絕交啦!」

莫爲面子,傷了人情

以前聽蔡禮旭老師講過一件事,一對姐妹吵架,兩年沒說一句話,某天,這位姊姊聽了兄弟情的故事,突然決定打電話給妹妹,電話接起來後,她說:「是我錯了,對不起。」

其實她話還沒說完,電話那頭就已經稀里嘩啦哭起來了。

還好她們只耽誤了兩年。以上說的這些人事物,其實也是想跟大家分享,邁出那一步,一點都不丟臉,不要因爲面子失去很重要的關係,否則,就實在太可惜了。(廖小花/師大陸生)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延續《旺報》兩岸徵文活動,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